于丹

性别:

职业:其它

星座:巨蟹座 未知 未知

生日:0001-01-01

出生地:北京

代表作:《于丹心得》,《于丹心得》,《于丹 趣品人生》

个人经历

于丹: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著名电视策划人,被誉为中国电视业的“军师”。同时也是古典文化的普及传播者。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文化视点》等栏目,通过《论语心得》《庄子心得》等系列讲座普及、传播传统文化。先后在我国内地、港台地区,及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地区进行千余场传统文化讲座,得到广泛的好评。著有《于丹“论语”心得》、《于丹“庄子”心得》、《于丹“论语”感悟》,《于丹趣品人生》等,其中《于丹“论语”心得》一书获得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版权金奖,国内累计销量已达600余万册,多次再版,已被译为30余种文字在各国发行,短期内国外销量已近40万册 主要成就 1、传统文化普及传播、对外文化交流 星路历程1988年开始从事影视创作及研究工作,曾担任大型专题片撰稿人,包括:《在共和国史册上》(中央电视台,1989年)《太阳照常升起》(中央电视台,1992年)《香港沧桑》(中央电视台,1996年,获得1997年中国电视专题片优秀奖)1990年以来,为中央电视台担任撰稿人,曾获1994年、1996年星光奖最佳撰稿奖,栏目包括:《正大综艺》《中国报道》《环球》1999年以来,担任中央电视台栏目策划,栏目包括:《东方时空》《社会经纬》《今日说法》《精品赏析》《电视你我他》《新闻调查》《对话》《艺术人生》同时担任中央电视台《城市之间》栏目策划、导演,中央电视台教科文频道策划顾问,光线传播中心《中国娱乐报道》栏目总策划,并担任1993年中央电视台青少部春节晚会《红红火火迎大年》的策划人与撰稿人。曾先后为辽宁、河北、浙江、安徽、贵州、湖南、湖北、江西、河南、山东等20多家省级电视台及为青岛、大连、沈阳、长沙、武汉等20多家市级电视台进行业务培训。【学术成就】1995年开始从事影视教学与研究工作,曾获1996年度北京市优秀教学奖,2000年度北京市高校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第一名,2001年度中国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曾在《中国社会科学》、《现代传播》等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多篇文章。【争议】由于于丹所讲解都使用白话文,且语言生动,使以前许多没有直接接触《论语》、《庄子》的人从中受益。著名哲学家李泽厚也在采访中说:“于丹是精英和平民之间的桥梁”,[1]对于普及儒家文化有较大贡献。正由于于丹讲述自己的心得,导致其演讲中加入了许多个人的感受和体会,其中一些被学者认为是过于牵强附会。还有一些人认为于丹企图把中国人带回封建那个讲究严格礼法的时代。因为备受批评。于丹的走红一直带着争议。2007年3月2日,知名论坛天涯网上出现了一篇题为《我们为什么要将反对于丹之流进行到底》的帖子,发起人为中山大学的徐晋如博士,文中言辞激烈,甚至要求于丹从《百家讲坛》中下课,并向电视观众道歉。在帖子的结尾,包括中山大学博士生刘根勤、清华大学博士生王晓峰、暨南大学博士生周韬、中山大学副教授朱崇科以及北京师范大学的学生杨旸等人联署,联名表态称“要将于丹抵制到底”。【作品】《于丹〈庄子〉心得》,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ISBN:9721202192263《于丹〈论语〉心得》,中华书局,ISBN:9787101053982《于丹〈游园惊梦〉》,中华书局,ISBN:9787101059243

图片写真

新闻资讯

视频花絮

相关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