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援沪医生总结方舱管理五字口诀 - 6080新视觉影院

河南援沪医生总结方舱管理五字口诀

来源:人气:0更新:2022-05-03 13:15:07

原标题:河南援沪医生总结方舱管理五字口诀

来自河南省人民医院血液科的河南省援沪医疗队第八组组长白炎亮在进入上海张江方舱医院工作以来,总结出“合”“清”“护”“巡”“宣”五字工作口诀,为方舱医院高效管理开辟了新思路。

合:医、护、患形成合力

“合”指的是医、护、患三方形成合力。医护为主导,进入方舱前商定工作目标和计划,明确分工、统一行动;入场后充分发挥患者中党员志愿者的先锋带头作用,组建党支部,最大限度形成医、护、患三方合力。

“我们负责的9号楼有四层,每层只有一两名医生和七八名护士,却要照看上千名患者。每天入院出院人数高达上百人。医护人员除了临床看护工作,还要收集症状信息,发放药剂、食品、生活品,做到个体施治。”白炎亮说,“再加上队员们来自不同科室,之前并不熟识。方舱建设早期,没有信息化支持,且无法使用个人手机,对讲机信号不稳定。医护人员每4小时交接班一次,相对频繁的交接班也为管理带来难度。在没有信息化支持又人手紧张的环境下,仅靠医护人员做好这么大量的事务是非常困难的。”

展开全文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白炎亮小组想了很多办法:一方面促进医护融合。医疗队驻地离方舱70多公里,他们充分利用上班路上的一个多小时,在车上就开始提前“对班”,把接下来4小时内要做的事梳理好,并优化流程,力争效率最大化。另一方面促进医护患融合,吸引患者尤其是党员加入志愿者队伍,协助医务人员一起发放物资、做好心理看护等。

清:厘清患者情况和安全隐患

“清”是指进入方舱后全方位、全覆盖、无死角地厘清患者情况及潜在安全隐患。

河南省援沪医疗队非常重视消防安全,邀请消防队逐一检查张江方舱医院的消防设备,并指派白炎亮为消防联络员,定期督导。白炎亮每个班次都会巡视病房内有无违章电器,劝阻患者吸烟行为,同时印制入院告知书、宣传画等广而告之。

在巡视中,白炎亮发现新投入使用的穿脱间内没有消防设备,而穿脱间内消毒用酒精、紫外线灯在使用时存在消防隐患,就立即报告,同时借调灭火器放置在穿脱间内;叮嘱感控员避免酒精喷洒蓄积,定时开窗通风,按时检查紫外线灯等电器。

护:医护人员做好防护

“护”是指紧抓队员安全防护。

每次入仓前,白炎亮都和负责院感的队员一起,仔细检查穿脱间是否按标准严格消杀;反复核验队员防护服穿戴是否齐备。针对医疗队员的心理问题,白炎亮一方面科学合理排班,确保每一个组员充分休息;同时邀请院感队员定期督导培训,加强防护技能的同时开展心理疏导、谈话活动。

巡:随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巡”是指加强巡视,做到监管无死角,发现问题“动态清零”。

前不久,第八组队员李强、岳艳丽、林冲冲和王燕在方舱巡查时了解到,一位年仅13岁的小姑娘无父母及亲属照看,前几天不小心划破手指。他们及时给她进行了止血包扎,并对她进行了心理疏导。白炎亮和队友巡视时,发现一名务工人员之前在工地被金属扎破脚,已经感染化脓。他们迅速为患者进行了相关处理。

巡视中只要发现问题,医护人员总能第一时间指挥处理。

宣:做好患者心理疏导

“宣”是指做好舆论宣传和心理疏导。

方舱内住的多为无症状及轻症患者,不少人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如何疏导、管理好大家的情绪,也是医护人员面临的一个紧迫任务。

白炎亮及护理团队在舱内各个楼层明显位置张贴疫情防控政策及防护知识,及时告知队员及患者各个流程,做到忙而不乱,避免无序中发生不必要的争执,有效管理医患情绪。

白炎亮作为组长,不仅做好患者日常诊疗工作,同时在与患者主动接触时热心安抚。一次交班,他和护士长高飞在一楼接诊患者。因为时间较晚,部分患者和保安情绪焦躁,他们耐心解答问题,并主动帮患者运送行李,直到最后一名队员撤退才离开病房。

责任编辑: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