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糜烂=私生活糜乱,多囊卵巢=不孕…当妈妈前,你被这些伪知识击中过吗? - 6080新视觉影院

宫颈糜烂=私生活糜乱,多囊卵巢=不孕…当妈妈前,你被这些伪知识击中过吗?

来源:人气:0更新:2022-05-07 20:36:13

原标题:宫颈糜烂=私生活糜乱,多囊卵巢=不孕…当妈妈前,你被这些伪知识击中过吗?

一方面对生殖健康常识求知欲旺盛,一方面又羞于谈及,是《中国育龄女性生殖健康研究报告》对女性与生殖健康常识之间微妙的关系作出的总结。

在女性的一生中,总会被各种各样的生殖健康问题盯上,某些不良机构甚至利用信息不对称搞恐慌以获利。在对方的恐吓营销下,我们慌了:

据说宫颈糜烂代表性生活频繁不检点?这是病得治?

据说等待子宫肌瘤的命运只有摘除子宫?

据说得了多囊卵巢,这辈子就别想当妈妈了?

做女人难,做拥有正确健康常识的女人更难,流言蜚语有鼻子有眼,群狼环伺,我们女性如何辨别真伪?今天呗呗就把大家关心的问题,一次性聊开了,聊透了。

看哪个还敢拿伪常识骗咱!

据说,每家医院宫颈科的门诊中,有一小半的患者是为“治疗宫颈糜烂”而来。

展开全文

未婚育的女孩只要与这四个字沾边,生活检点程度大打折扣;已婚育的妈妈思来想去元凶只能是家里的猪队友,对猪队友的嫌弃又多了几分。

我们什么都没做,怎么会宫颈糜烂这个病呢?

首先,宫颈糜烂不是病!十多年前,它确实作为一种疾病被列入教科书。只不过,后来医学界逐渐认识到这个错误,在2008年,这个名词就从教科书中剔除了,取代的是“宫颈柱状上皮异位”,一个单纯的生理现象名称而已。只是习惯一经养成,就很难改变,好多医生还改不了口。

“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就是宫颈管柱状上皮外翻,肉眼看上去“血了吧唧”的。妇产科医生经常说的轻、中、重糜烂面积,其实就是宫颈柱状上皮外翻程度不同罢了。

也就是说,“糜烂”不是诊断用语,仅为描述用语,它存在与否及其面积大小是因人而异的,不能据此判定宫颈是否有问题,与宫颈癌也没有必然联系(宫颈癌的罪魁祸首是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只有正规的筛查(宫颈细胞学检查+高危型HPV联合筛查),才能判断是否存在异常。

答应我,别再被“宫颈糜烂”忽悠了!

子宫肌瘤, 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育龄期多见,发病率在20%-25%左右。

子宫肌瘤与雌激素水平过高有关,雌激素不仅是维持皮肤和身材的重要动力,也是子宫肌瘤茁壮生长的“帮凶”。

子宫肌瘤会给身体造成大大小小的麻烦。根据生长的位置,子宫肌瘤主要分三种,“浆膜下肌瘤”(长在子宫外面)、“肌壁间肌瘤”(长在子宫肌壁间)、“粘膜下肌瘤”(长在子宫内粘膜下),第一种会压迫膀胱,引起尿频尿急、肾积水、腹痛;后两种瘤子如果任其生长,会导致“血崩”问题,大姨妈频繁到来,阴道出血,容易导致失血性贫血。

子宫肌瘤是留还是切,一般看肌瘤体积大小、数量与所处阶段确定观察、保守治疗还是积极处理。如果已经出现异常出血严重影响生活,压迫到身体组织,有恶变可能,还是要尽快手术。备孕的女同胞,如果发现了子宫肌瘤,并且个头和数量都不小,最好咨询医生,孕前积极处理,不要拖延

子宫肌瘤常见的治疗方式有药物和手术,手术分为:子宫肌瘤剔除术和子宫切除术。子宫肌瘤剔除术相当于把违章建筑拆掉,子宫切除术相当于不仅把违章建筑拆了,把整栋大楼也拆了。

对于很多有孕育需求的女性来说,子宫切除是残酷的。不过,子宫切除术并非必然,只要子宫上的“违章建筑”不那么多,还可以修复,一般不会切掉整个子宫。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多囊卵巢=多囊卵巢综合征。而多囊卵巢综合征之所以可怕,是它扼杀了生育能力。

首先,多囊卵巢≠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只是一种正常体征,并非疾病。指的是女性卵泡发育不成熟,比如卵泡增大或增多,使得卵巢看起来是多囊的样子。几乎有20%正常排卵的女性会有多囊卵巢的情况发生,这是一种表现而非诊断

而“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复杂的由内分泌代谢紊乱导致的疾病,主要患病表现为月经不规律、稀少或闭经,脱发,肥胖,高雄性激素性痤疮、持续性长痘,体毛旺盛……

以上的一条甚至多条都切中了女性焦虑的领域,所以很多人仅凭自己月经不正常/长胖/长痘痘就把自己往多囊卵巢综合征里套,自己吓自己。

大可不必!单一表现不等于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是非常严格的,必须经由妇产科医生通过各项检查结果给出诊断(如激素水平、B超、胰岛素水平、月经情况等)。换言之,自己判断无意义,专业医生的诊断才有意义

如果真的确诊了多囊卵巢综合征,我们还能怀孕吗?

多囊卵巢综合征跟治不了,是折磨人的慢性疾病,需要患者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的确,它会导致排卵异常或者暂停排卵,加大生育难度。

但是!难度大不代表不可能!事实上,诊断了多囊卵巢综合征后,仍然顺利怀孕的大有人在。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科学向我们打开了孕育之门,我们不能自己先缴械投降,放弃生育的自主选择权是不是?

责任编辑: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