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感染史,让我失去了正常人的生活 - 6080新视觉影院

新冠感染史,让我失去了正常人的生活

来源:人气:0更新:2022-06-02 08:21:05

新冠患者不是敌人,病毒才是

01

近日,博主“我是小妖怪”发文称,因自己曾感染新冠,现在失去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

1

新冠感染史,让我失去了正常人的生活

近日,话题#博主因曾感染新冠被开除引起网友热议。

据了解,该博主在乌克兰读研期间感染新冠病毒,回国后在某机构做俄语老师,在得知其曾感染新冠后,被要求离职。在此前,已做过五六十次核酸检测,均呈阴性。

离职后,她并未透露机构名称以及沟通的更多细节,此前还在微博分享自己成为教师的经历。她在回复网友时表示,因为孩子们马上就高考了,不能冒一点风险,所以她当天晚上就搬走了。

在视频中,博主表示“是不是新冠感染史会让我永远不能从事教育行业”

看到这则消息,让我联想到了“麻风村”,虽有些意料之外,却又感觉是情理之中了。

麻风病曾被看作是具有传染性的不治之症,人一旦得了麻风病,就会遭到歧视和欺凌,甚至亲人都会冷漠对待,有的地方会统一将他们隔离起来,形成人人避之不及的麻风村,任由他们在里面自身自灭。

现如今,我们与麻风病的斗争已经取得了胜利,但和疾病污名化的抗争却仍在持续。

2

和疾病污名化决裂

疾病污名化是指由与疾病有关的刻板印象引发的社会地位丧失和歧视

怎样具体认识这一名词,几个案例你就懂了。

A

一位医生,接收到一位浑身是血的病人,经过救治后才了解,病人是因为曾患有新冠肺炎,无法忍受周围人的歧视,才选择了自杀。

B

一位 66 岁的老人离开方舱后,被小区拒之门外,她在一个临时搭建的帐篷中,已经住了 22 天。

C

一新冠肺炎康复者介绍道,自己的邻居在微博上公开了他的私人信息,还自认为自己很正义,实际上,是康复者的母亲在确诊后第一时间通知大家,自主隔离,可是,得来的却不是关心安慰。

一名新冠肺炎康复者说

“我也以为我终于可以正常生活了, 但生活却‘病’了。 我被网络人肉、被辱骂。我想问,我能去哪儿…… 出院一周了,没敢再出门,因为总觉得小区邻居在背后议论我,看见我就躲。我怀疑是不是真的不该回来,是不是当时肺炎死了更好。”

在新冠疫情早期,「湖北出身」和「鄂 A 车牌」,犹如麻风病人身上的铃铛,带来了具有污名色彩的身份辨认。

而现在,类似的情况又出现了,有人称呼新冠感染者为“羊”,感染者被带离小区则称为“赶羊”。

在每一次流行病中,都不断出现这种情况,人们将对疾病的恐慌和畏惧都归咎到一类群体身上。

但人们忘记了,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他们,谁又能保证,永远独善其身,做那个高高在上能够肆意评判他人的人,当我们成为他们,又该如何呢?

疾病污名化意味着什么

“刻板印象、偏见、歧视”

2013年纪录片《非典十年·被遗忘的时光》

一个十六七岁的男孩,父母因为感染非典去世,一位摄影师想给男孩拍照,他对男孩说

“孩子,把口罩戴上吧,社会太复杂了。染上这病,有的人会同情,有的人害怕,会离你很远。”

(图源:《非典十年·被遗忘的时光》)

我们的敌人是病毒,我们武器却对着我们的同胞。

疾病污名化,绝对不是一个正常的现象,与疾病污名化决裂,不要让我们的朋友、家人,在战胜病毒后,无处可去。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