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博弈下的南太岛国 暗流还是巨浪? - 6080新视觉影院

大国博弈下的南太岛国 暗流还是巨浪?

来源:人气:0更新:2022-06-09 23:09:04

5月26日至6月4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部长王毅巡访南太平洋七国及东帝汶,开启中国与太平洋岛国之间合作的崭新阶段。

澳洲电视时事评论员、国际战略学者 苏特:

这是中国外长进行的一次非常具有历史意义的旅行,是在所有岛屿中最长、最全面的一次旅行,第一次涵盖几乎所有南太平洋范围内的国家。

5月30日,王毅于斐济主持召开中国与太平洋岛国外长会议。中国宣布将在太平洋岛国地区持续打造减贫、气变、防灾、农业等六个新合作平台,并未签署外界所传出的地区安全合作协议。

6月2日,在王毅结束对萨摩亚及汤加访问的一天后,澳大利亚新任外长黄英贤也随即前往两国与其国家总理会面。这是继斐济之后,中澳两国外交轨迹在太平洋地区的第二次重合。

中国此次与南太岛国一系列的和平互动,受到美国及澳大利亚的密切关注,外界各种揣测纷至沓来。

今年4月19日,中国与所罗门群岛正式宣布签署双边安全合作框架协议,为当地提供警务培训,以维护所罗门的公共秩序和社会治安。对此,美澳表示深感震惊与担忧。

3天后,美国白宫印太事务协调官坎贝尔赶往所罗门,就中所安全协议施压,使南太地区形势日渐复杂。

中所安全协议签订不久,澳大利亚新任外长黄英贤公开表示,这是澳洲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一个最严重太平洋外交政策失误。

一周之后的4月26日,澳大利亚高层官员宣布,计划在太平洋岛国地区建立国防训练学校。

破坏大于建设——美澳对南太地区的“颐指气使”

南太地区之所以与美澳渐行渐远,原因并非始于今日,早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就在太平洋岛国之一的马绍尔群岛进行了67次核武试爆,并将核废料丢弃在那一带海域。

67次核武试爆造成了该群岛环境和居民身体健康的重大危机,为此,马绍尔群岛一直要求美国赔偿数十亿美元,美国却置之不理。

美国驻所罗门群岛大使馆自1993年起就已关闭,所罗门群岛主流英文日报《所罗门星报》更直言,华盛顿自从二战之后就彻底遗忘了所罗门群岛。

翻开历史,美国和澳洲在太平洋诸国的破坏始终大于建设。1975年,澳洲军援印度尼西亚入侵东帝汶,争夺帝汶海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田飞龙:

“美国跟澳洲在太平洋岛国的重点不在经济,而在霸权的控制以及资源的掠夺。”

创造合作——中国不断加大对南太的支持

最近几年,中国开始与南太平洋地区联络频繁。今年年初,太平洋的汤加王国火山爆发,灾情严重,中国派送物资施加救援。

太平洋岛国地处偏远,区域发展受限严重。加之疫情打击,更让当地人民的生活雪上加霜。2020年太平洋岛国人均GDP约为3600美元,远低于世界人均GDP11000美元。

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中国已累计向岛国提供59万剂疫苗,各类物资超过100吨。

近些年来,中国协助了巴新独立大道、瓦努阿图塔纳岛和马勒库拉岛公路、汤加国家道路改造、密联邦波纳佩州二级公路等一批关键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岛国互联互通。

“安全靠美国、经济靠中国?”

——小国微妙的外交相处之道

“夹存”于中美澳之间,一些南太岛国也逐渐将自己的选项打开,在大国之间“左右逢源”。

美国白宫5月26日宣布,斐济成为首个加入印太经济框架的太平洋岛国,以推动本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5月30日,斐济总理姆拜尼马拉马与王毅一同主持太平洋外长会议。

对于南太岛国而言,任何能给本国经济带来发展利益的合作,在当地都是喜闻乐见的。太平洋岛国的对外交往,在本质上并不设限。

对于南太地区来说,如何平衡与周边大国的外交关系,将自己国家的利益最大化,将是岛国领导人们在未来不断探索的问题。

人口少、资源丰富——尚待开发的南太岛国

南太平洋岛国位于夏威夷群岛和澳大利亚大陆之间,共有27个国家和地区,由1万多个岛组成,陆地面积总和只有55万平方公里,仅相当于法国面积,只比中国四川省稍大一点,但海域面积极为辽阔,总人口不到800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田飞龙:

“南太岛国是一个未被充分开发、充分运用的战略区域。”

南太岛国风光优美,独具特色热带风情,单单是2019年就有接近200万游客慕名而来。此外,南太平洋岛国拥有丰富的水产资源,世界超过五成的金枪鱼罐头产自南太地区。南太岛国也蕴藏丰富矿产资源,其中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铜矿储量接近10亿吨,黄金储量超过1800吨。

因大国博弈而卷入政治漩涡的南太平洋岛国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迅速占领太平洋近四分之一的地域,其中包括一众南太岛国。1942年2月,日本空军对达尔文港进行了毁灭性的轰炸,澳洲本土受到严重威胁。

二战结束后,随着欧洲宗主国国力逐渐式微,一众岛国萌生独立建国的想法,14个南太岛国在上世纪60到90年代间陆续成功。这些国家大多是岛屿多、人口少的袖珍小国。

美国的亚太战略由“重返亚洲”,改为“亚太再平衡”,再发展为“印太战略”。南太岛国地处太平洋东西、南北信道上的重要位置,扼守国际航线,对地缘政治举足轻重。

2020年,美国与太平洋岛国之间的双向贸易总额为9.68亿美元,约合65亿人民币。澳大利亚与南太岛国相邻,双方经济关系紧密。澳方一直是南太岛国的主要贸易和投资伙伴,目前约占太平洋岛国商品贸易总额进出口的 18%。

1992年至2021年,中国与建交岛国贸易总额从1.53亿美元增至53亿美元,约合338亿人民币,30年间扩大了30多倍。

2021年11月24日,所罗门群岛爆发持续示威和暴力骚乱,应所方要求,中国紧急提供一批防暴装备,并派出一个临时警察顾问小组。

从东北亚到东南亚,从东海、台海、南海到南太平洋,都可以发现大国博弈的“棋盘”。

5月5日,美国国务院删除了对台政策论述中“不支持台独”的内容,几周后又把这句话重新加入。

5月12日,美国与东盟特别峰会在华盛顿举行,华府拨款1.5亿美元,协助东盟在基建、安全、防疫等方面的发展。

5月23日,美国等13个印太国家启动“印太经济框架”,旨在促进公平和具弹性的贸易。创始成员国占世界GDP的40%,澳大利亚、新西兰、斐济也在框架之内。

6月29日至8月4日,美国将与26个国家进行“环太平洋军演2022”。其中,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成员国,和五个南中国海国家都会参与。这是在外长王毅连环访问南太岛国之后,西方国家举行的最大规模军演。

评论员 何亮亮:

“美国人想给全世界,也要给中国的一个信号,不要以为我们只关注大西洋,我同样也关注太平洋。”

事实上,气候变化才是南太岛国的燃眉之急。2006至2016年,全球海平面上升速度是20世纪的2.5倍,当地居民很可能因海平面上升而失去家园,成为“气候难民”。

当今世界面临流行性疾病、气候变化、贫富差距、地区冲突等多重严峻挑战,全球化发展再一次来到了十字路口。南太岛国并非站在世界舞台的中央,却已然进入漩涡之中。南太岛国的命运又会走向何方?他们离外交自主、政策自主的目标又有多远呢?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