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推向别人的女孩,用爱和生命走向你 - 6080新视觉影院

《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推向别人的女孩,用爱和生命走向你

来源:人气:0更新:2022-06-16 21:36:08

原标题:《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推向别人的女孩,用爱和生命走向你

关于翻拍韩版电影,其实从进入21世纪以来一直颇受争议。从《重返二十岁》到《我是证人》,在处在中等口碑的困境下,始终难有出头之日。总结过最大的问题,便是水土不服。不过在这样的境遇中,仍有翻拍电影杀出重围。

《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讲述了一个身患癌症晚期的男人在面对死亡倒计时时,决心为自己深爱的女人寻找可以终身依靠的男人。在这其中,成全和不离不弃的斗争摇摆不定,用生离死别去诠释爱情的真谛。

为了纪念这部电影,韩国首次出版了只为世界杯、奥林匹克等大型赛事才发行的纪念邮票,邮票还在东南亚等多地上市,反响格外热烈。由此可见,这部电影的影响力有多强大,也在不知不觉中发展成为经典电影,风头无量。

展开全文

电影背景发生了新时代,一个人心浮躁、社会进程飞快的机器时代。而电影中的男女主角,可谓都是被这个时代遗弃的可怜小孩。

和原版一样,翻拍版的男主角张哲凯自小失去父亲,母亲扔下他一人独自离开;而女主角宋媛媛则是因为交通意外痛失双亲,同样也是孤苦无依。在命运的交际中,两人亦或是一见钟情,亦或是同病相怜,慢慢走近彼此的世界,充当着家人、朋友以及没有说出口的“爱人”角色。

原本他们以为未来的日子里,彼此一定会互相陪伴走下去。当然,角色的变化早就心知肚明了。毕竟从选择同居或者同睡一张床开始,虽然没有有过实质性的亲密行为,但暧昧关系不言而喻。

可谁曾想,张哲凯遗传了父亲的癌症,在还没做好心理准备时,医生已经宣判人生只剩下200多天。看着宋媛媛风华正茂,人生才刚刚起航,他怎么忍心让心爱的女人跟着自己痛苦。因此,他在最后的日子里,做出了最自以为是的抉择。

正如波兰作家显克微支说过的那样:“一个人一旦处于绝望,他就无所顾忌,甚至准备用自己的手撕碎受伤的心也在所不惜。”尤其是这份绝望还附上了伟大的爱之后,更是格外残忍。

为了让宋媛媛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他主动撮合宋媛媛和帅气温柔的牙医在一起。不惜毁掉牙医原本的爱情,不择手段又感人的成全了他们俩。在生命的最后,亲眼见证着心爱的女孩走进婚姻殿堂,拥有了自己的幸福。

可是他不知道的是,宋媛媛知道一切,也甘心配合着他。甚至在他癌症去世之后,宋媛媛也跟着他离开这个世界,匆忙去寻找他的踪迹了。这份成全的爱,终究还是败给了不离不弃。

当习惯性地站在感性角度去看待问题时,我们被这种生死相约的爱情打动。可是站在理性角度,看着两人浪费最后相伴的200多天,做着只感动了自己的梦时,又不免觉得遗憾。

所谓的成全,终归只是自我的一厢情愿。在绝望中为对方好,在痛苦中隐藏自己的爱。而最终的结果,依旧逃不开两败俱伤。

当看完这个故事之后反思主题,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核心,究竟在哪里呢?

一方面,是爱而不得的悲伤,是面对命运的无能为力。明明两个人那么相爱,却抵不过癌症带来的生死离别。再相爱也走不到一块,两情相悦之下还有悲剧,可不正是悲伤的故事吗?

另一方面,是说不出口的难言之隐,是知道真相的默默守候。在癌症这个所谓的秘密面前,他们一个假装着岁月静好,另一个假装着恩爱幸福,以满足对方的期许,让人生不至于留有遗憾。可正是因为这份伟大,才更加让人觉得悲伤。

最后,是对无辜牵连者的同情,对明知是错但必须做得无奈。男女主角本质上都是善良的,可是为了彼此,宋媛媛在不爱压抑的前提下也必须假装着足够爱,去和对方走进婚姻殿堂。至于张哲凯,明知牙医未婚妻还爱着对方,却还是舔着脸去求对方分手,拆散定了婚的二人。

在这样的情节设定下,认为电影本质是唯美温馨的观众认为,这是一部伟大无私的爱情电影。而认为电影情节狗血的人,则主观地认为电影掉进俗套,将韩式电影的车祸、失忆、绝症照搬过来,扭曲看客们得到三观。究其根源,更是给打上了“玛丽苏”的标签。

不过电影很大程度上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看法不一。就算不从那些阴差阳错的故事中深思,只从电影结局来看,都饱受争议。

在张哲凯离世之后,宋媛媛来到其坟墓前,也跟着去了另一个世界,留下深爱她的牙医丈夫。此时的生死相依,俨然有了梁祝、罗密欧朱丽叶的意味。可是这样的情节,放在现在的时代,满眼只看得见抨击。

因此,在悲伤故事的同时,我想来重新探讨故事所带来的价值观。

从前人们说生死相依,忠贞不二,看客们想到的都是敬佩和赞叹,现在再说起来,人人都是一脸的鄙夷和嫌弃。仿佛众人皆醉你独醒,殊不知独醒的人才可怜。

时代发展太快,爱情也成了快餐品。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从前车马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就成了传说,闪婚闪离者不计其数。我们也在时代的推移中,渐渐成为其中一员。

若单纯故事情节和走向来看,不免让人觉得狗血。可要是站在爱情的角度来看,当真正代入其中时,不免又会赞叹爱情的伟大和不可置信。在这个角度来看,爱情故事就不该只被快餐时代的口味影响,也不能只用“玛丽苏”三个字就轻松概括。

爱情之下,有成全的伟大,有不离不弃的感人,某种程度上,其还承载着生命的重量。在无能为力的命运面前,我们是小人物;可在爱情面前,他们是大写的人,掌控着生命的奇迹,书写着爱情的真谛。

从这方面来看,他们的“狗血”的爱情,又不愧经典,也在创造经典。

责任编辑: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