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执导长片就摘得戛纳最佳导演 - 6080新视觉影院

第一次执导长片就摘得戛纳最佳导演

来源:人气:0更新:2022-06-18 10:33:07

《四百下》:致苦涩的童年

《四百下》电影海报,本片获戛纳1959年最佳导演奖

很难想象,《四百下》(The 400 Blows,French:LesQuatre Cents Coups),一部小成本的黑白片,一位第一次指导长片的业余导演,一个12岁男孩被送往教养院的故事会轰动法国。而且是作为一种时髦,一种崭新的文化吸引45万观众排队去观看。《四百下》是法国“新浪潮”中最猛的一个浪头,打翻了电影产业的“明星制度”和编剧决定一切的惯例。现在,人们对以导演为中心的创作方式已经习以为常。但是在五十多年前,这只是一群好斗的年轻后生拼命鼓吹却无人理睬的理想。《四百下》在戛纳的成功使“新浪潮”不再停留在口号里,而是走上银幕,继而攻陷了法国电影主流曾占据的地盘。

在戛纳放映《四百下》时,紧张得脸色苍白的特吕弗(François Truffaut)因获最佳导演奖,一跃成为法国影坛的新秀。就在一前年,戛纳电影节还宣布他是不受欢迎的人。特吕弗则在随后文章中回击说:戛纳电影节已经死亡。抛开这些戏剧性的光环,仅把《四百下》当作一部作品,它是有分量的电影吗?特吕弗本人对它的评价是:“我不会称它是杰作,或者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因为这其中的实验成分以及很多笨拙的地方,我都看得很清楚。”[i]

不过世上本来就没有完美的电影。在我看来,《四百下》不仅是特吕弗21部长片中最好的一部,也是居于新浪潮中最高浪尖的作品。《四百下》的青涩和不成熟和它所表现的苦涩主题是一致的。我不是说刻画不成熟的主人公就应当用不成熟的风格,而是说正因为特吕弗首次指导长片,涌到他心头的东西实在太多,逼迫他拼命去找恰当的影像方式来表达。内容有时超过了形式,淤积在一起,犹如被阻挡在大坝的潮水,让我们能感受到迫切的冲动和汹涌的力量。正是那些无处喷发,又必须遏制的苦闷和感伤使《四百下》在半个世纪后依然具有感人的魅力。

这也正是新浪潮的价值所在,特吕弗认为新浪潮和以前的电影并没有根本区别,“‘旧的’电影除了缺乏诚意之外其他的都是好的”。“我们拍的东西看上去是真实的,至少我们在试图让它们看起来真实可靠。”[ii]

诚意和追求真实,是新浪潮、特吕弗和《四百下》贡献给电影最重要的礼物。《四百下》的成功,给了更多没有经验的业余青年获得投资的机会。在此后的三年中,有将近170名导演拍摄了自己的第一部长片。[iii]这其中的大部分不够优秀,逐渐被遗忘。《四百下》留了下来,因为它是特吕弗“生命中的电影”。

导演特吕弗

《四百下》的获奖使特吕弗成为媒体追捧的对象。除了荣誉之外,他突然发现自己私生活的隐痛也被无情地暴露在公众面前。人们都知道这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电影,他是一个私生子,在生母和养父眼中是多余的人。为了反抗父母的漠视,小特吕弗曾离家出走,成了小偷,被送到教养院……和电影中的情节一模一样。特吕弗的父母看到报道,感到被儿子出卖了。有些人更进一步做文章,说特吕弗为了招揽观众、实现自己的野心,故意丑化他的父母。特吕弗立即着手重新书写自己的故事,否定了之前关于电影是自传的访谈。

如今,所有当事人已经作古。《四百下》中哪些真的发生在特吕弗身上已经不重要。当我们去除外部多余的花边,把导演的创作当作核心,一件作品的价值才真正显现出来。

不在摄影棚拍摄是新浪潮电影的一个特点。特吕弗觉得无论美工用胶合板制作得如何精细,也不会比实景的细节更生动,何况还要花一大笔钱。特吕弗在巴黎蒙马特高地找到一个小公寓,《四百下》里的“家”是在这里拍摄的。由于房间太小,在拍餐厅的戏时,摄影师被迫坐到六层楼的窗沿上拍摄,而剧组的其他人只能到外面去。房子太旧了,电表屡次跳闸,拍摄被迫中断。这些都会影响导演的情绪,尤其这是他第一次执导长片,本来就很紧张。特吕弗原本担心拍摄条件太差,摄影师亨利·德卡会拒绝,幸好他没说什么。没有技术经验的特吕弗为影片聘用了当时最好的摄影师之一亨利·德卡(Henri Decaë)。摄影师的工资是剧组中最高的,超过导演和其他演员。不过特吕弗的选择无疑是对的。镜头非常精准地表现了特吕弗为主人公架构的生活氛围。

家里的几场戏呈现了居住空间的局促,以及小主人公安托万(Antoine Doinel)和父母共处时的双重人格:既要在大人面前装乖又要在他们眼皮底下偷偷摸摸搞小动作。特吕弗在门厅里搭了一个小床给安托万,就像他自己儿时睡的床一样。影片中围绕这个道具拍摄的细节都极为自然而逼真。每次进出家门,大家都必须迈过它。在安托万提着垃圾出去倒时,他干脆踩上去,一转身把垃圾从一只手换到另一只手,顺手关上门。镜头跟着他走到楼梯里,和他一起快速下楼,盯着他熟练地把垃圾倒进筒里。安托万的妈妈和情人约会,很晚才回来,她悄悄地跨过小床,尽量不吵醒床上的孩子。而安托万其实只是假睡。他偷听到了父母吵架,因此知道父亲不是亲生的。

特吕弗努力在影片里忠实于生活,花了很多笔墨表现细微的动作。当我回想这部电影时,发现印在脑海中的是一连串看似和主要情节无关的细节。在生活中,往事常常是和气味一起浮现的。对电影来说,这些镜头就像弥漫在空中的气味。

《四百下》在意大利的发行不好。我的一个朋友猜测说,意大利有自己的新现实主义电影,而且已经登峰造极。意大利观众看了片子的简介会认为特吕弗不过是跟风学他们。我喜欢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因为它们复原了现实,表达了对既定社会秩序的质疑和不妥协。但是特吕弗为现实蒙上了他的个人色彩,一种温和的忧伤。他很注意让细节既朴素又具有美感,不像新现实主义的导演们为了显示没有雕琢,镜头常直来直去,显得硬硬的。

未成年人在社会中处于弱势。虽然特吕弗为此感到愤懑,但在电影里他没有表现强烈的对抗或控诉情绪。这也是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很不相同的地方。也许是因为特吕弗自身性格比较内向。他回忆说自己小时候在对付成人世界时,宁可撒谎逃避,绝不会像他的好友一样主动挑衅。在特吕弗看来,片子的主题可能是残酷的,但生活本身是美好的。

我最喜欢的片段是体育老师带领孩子们到大街上跑步。老师在前面吹着哨,后面的学生却陆续逃跑。他们躲到街角或者冲进街边的小店。摄影机架在街区的一个屋顶上,从高处用远景俯拍,镜头跟着这一小队人马,直至老师身后的孩子基本跑光。我边看边笑,觉得是特吕弗在夸张。但是后来读他的传记,发现这段竟然是他在学校的真实经历。特吕弗的朋友、新浪潮导演里维特(Jacques Rivette)说,他们都没有特吕弗这么曲折的童年,特吕弗的早年经历足够拍摄两部电影。

对特吕弗这种不肯服从成人世界法则的孩子来说,童年意味着无尽的苦涩。《四百下》是特吕弗多年忍受和抗争之后一次畅快的倾吐。长大成人的特吕弗终于可以成为自己的主人,而不被成人支配。他在采访中说:“现在,当我觉得忧伤时,我会告诉自己,‘我是一个成年人,我能够做我喜欢做的事情’这能令我马上振作起来。”[iv]即便已经成人,特吕弗对于成人世界依然没有认同。

《四百下》是一部完全站在孩子角度拍摄的影片。特吕弗表现“坏孩子”的孤独时,好像回到了他自己的童年。在教养院的段落里,一个逃跑的孩子被警察抓回来。其他孩子列队从镜头前走过,远景处,那个孩子和警察的背影在两排树间的林荫道上越走越远。安托万的好友比热(René Bigey)来教育院看他,却被挡在门外。比热只好骑上自行车回家。镜头是站在教养院门口拍的,好像在目送比热回到自由。然后镜头转回安托万,他不仅没有了自由,还要听母亲的训斥和唠叨。在安托万眼中,母亲的话只是为了掩饰她的虚伪和冷酷。

片子多次表现了成人世界与孩子的隔阂。家长和老师总以为孩子比自己傻,所以看不出孩子常常为了哄骗他们而故意装傻。安托万第一次离家出走后,母亲把他领回家。母亲想用自己的所谓小秘密收买安托万。安托万一眼就看穿了,不耐烦地听她说,心里觉得成人真够无聊的。在好友比热的家里,真正的主宰者是比热。父母忙各自的事,以为孩子很乖,不知道他们的秘密。其实比热对母亲放钱的方式一清二楚,他偷了一张纸币,母亲根本没有发现。为了让他爸爸赶快离开少唠叨些,比热把钟拨快了,爸爸果然上当。这些招数孩子肯定用过很多次,已经驾轻就熟。他们从来不奢望父母能理解自己。当有人问安托万为什么说谎时,他回答说:“即便说真话,他们也不相信。”是无数次的教训使这些孩子明白了如何应付老师和父母:这些无趣、无聊又无情的人。在成年人统治的社会中,孩子们懂得了生存之道。但是一些笨拙的伎俩却可能把孩子推出生活轨道,滑入更残酷的境地。安托万,或者说少年特吕弗就是牺牲品。

失去了自由的安托万

很幸运的是,特吕弗对电影的热爱吸引了法国“电影之父”安德烈·巴赞(André Bazin)的注意,巴赞把特吕弗从收容所弄出来,后来又让特吕弗寄居在自己家,给了他爱和自由。特吕弗没有浪费它们,独自读书、听音乐、看电影使特吕弗暂时逃避了成长的烦恼。他最终找到了自己的理想,成为法国新浪潮的带头人之一。

安托万会有这么幸运吗?他不是特吕弗的替身,而是所有抗拒成人的孩子中的一个。特吕弗希望安托万具有普遍性,因而研究了很多有犯罪记录的孩子,把他们身上的特性加在安托万身上。当安托万从教养院逃跑后,他终于来到曾渴望见到的大海。摄影机从侧面拍摄安托万跑向大海。在海边,安托万又折回来,走向镜头。画面定格在他脸上,影片就结束了。

画面定格在安托万脸上,影片就结束了。每个人都可以对这个结尾有不同的解释

这是电影史上一个著名的段落。有人认为最后的定格是安托万在问:“你们有什么资格审判我?”我对这个镜头的理解是,安托万不相信未来。

[i]《世界导演对话录》【美】波特·卡杜罗著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5年3月第一版P105

[ii]同上P97、P98

[iii]《弗朗索瓦·特吕弗》【法】安托万·德·巴克 塞尔日·杜比亚纳著 江苏文艺出版社2011年1月第一版 P135

[iv]《世界导演对话录》【美】波特·卡杜罗著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5年3月第一版P102

作者简介:

郑实,作家,曾在三所欧洲大学学习;游历过欧洲十余国;热爱欧洲文化、艺术。曾为各类报刊撰写影评、书评,开设文化类专栏等。

出版有“欧洲历史文化之旅”丛书 《在巴黎天空下——巴黎历史文化之旅手册》《在郁金香与巧克力的国度——荷兰比利时历史文化之旅手册》《在绿荫天使的羽翼下——柏林历史文化之旅》及《光影中的梦幻与真实——戛纳电影节密码》《我们为什么热爱艺术电影》(合著)、《老舍之死口述实录》(合著)等。即将出版:《一只装满故事的靴子——意大利历史文化之旅》,《置身繁华与流逝之间——西班牙历史文化之旅》。

原文刊载于《光影里的梦幻与真实:戛纳电影节密码》,经作者授权转载。

扫码添加手册君微信即可购买

我们关注华语导演的起点,也关心华语电影的热点。

我们直击华语电影的痛点,也抚慰华语电影的G点。

我们的电影之旅,没有终点。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