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表面上“光鲜亮丽”,实际背地里早就汗流浃背 - 6080新视觉影院

有些人表面上“光鲜亮丽”,实际背地里早就汗流浃背

来源:人气:0更新:2022-06-20 09:06:10

烈日当空照

一动就大汗

怪这天太热

太阳公公很委屈

“我”不营业时

你也一身汗

出汗是一种生理现象

可以调节人体体温

热天、剧烈活动

或吃刺激性食物时出汗

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但过度出汗

可能是身体亮起了“红灯”

炎炎夏日虽已过去,武汉某医院的诊室里却依旧挤满了多汗的患者。退休工人65岁的张爹爹,8个多月来,每天挥汗如雨,每次外出都要拉一个行李箱,装着二三十件不等的内衣进行替换。

专家说,西医将此诊断为多汗症,是指在正常环境温度和条件下,局部或全身皮肤出现汗出异常增多的一种疾病。大部分是植物神经紊乱引起的,和现代人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紧密相关。

除此之外

结核、甲亢等慢性消耗性疾病

或女性进入更年期

也会出现多汗现象

多汗与遗传因素有关

而且不会传染

是一种常见病

不必因此产生自卑感

白天不活动或者稍微活动

就大汗淋漓

这种不正常的出汗

中医称之为“自汗”

患者刘某,原本身体健康,但最近一个多月,只要稍微活动一下,就会大汗淋漓,即使在空调房里也是如此。大量出汗后,她感觉身体越来越虚,连月经量也明显减少。中医师通过望闻问切,诊断其为气阴两虚之自汗。

东汉时期的《张仲景·伤寒论》中“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太阳病,脉浮而动数……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自此打开了中医对多汗症研究的大门。

中医辨证多属于气虚

即元气不足

气属阳

具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的功能

因此气虚自汗之人

常伴疲惫、乏力、气短等症状

此外

自汗也与阳虚、湿邪有关

阳虚自汗常伴有怕冷

若有汗黏、色黄、有臭味

则为湿邪

自汗

以固表止汗为治则

气虚应健脾益气

阳虚重温阳

湿重要除湿

饮食调理

黄芪炖乌鸡

黄芪50g,乌鸡半只。

做法:乌鸡切块加清水,加入黄芪,隔水炖熟,调味服食。

功效:补脾益气、养阴益血。

浮小麦饮

浮小麦20g,麦冬8g,红枣10g

做法:洗净一起煎汤饮用。

功效:养心敛汗,固表实卫。

黄芪止汗汤

生黄芪15g,浮小麦40g,炒白术10g,防风10g,粳米50g

做法:药材洗净后布袋装好与米同煮,熟后去渣取液。

功效:健脾益肺,固表止汗。

日常调护

(1)注意劳逸结合,不可劳累过度。

(2)适当进行太极拳、八段锦等舒缓运动,增强身体素质。

(3)注意饮食调理,不宜吃生冷的瓜菜,少吃凉拌的菜肴。

(4)多饮水,保持体内的正常液体量。

汗是身体的“晴雨表”

不可不当回事

感觉异常时请及时就医

编  辑丨刘少渝、雷黄伟、李文宁、陈虞文

校  对丨骆丞承

校  审丨孙小千

值班编委丨董俊杰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