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 们进口 711 万元救命药后,有家长拒绝给孩子免费治疗 - 6080新视觉影院

TA 们进口 711 万元救命药后,有家长拒绝给孩子免费治疗

来源:人气:0更新:2022-07-05 16:06:10

原标题:TA 们进口 711 万元救命药后,有家长拒绝给孩子免费治疗

本文作者:Aira

起初,浩浩的妈妈只是觉得刚出生不久的浩浩有点不一样。

刚出生三个月的浩浩,头发稀疏、皮肤发硬、肢体紧绷,腿部关节的活动也不太好,没办法弯曲,总是保持着一个角度。但在当地医院进行常规检查后,并未发现什么异样。

放不下心的浩浩妈妈带着孩子去了北京的医院,医生根据浩浩的症状,推测浩浩可能是患了一种罕见病——早衰症。

这是她第一次听到这个词,第一次听到这种疾病。「这个新生命,你还都没感觉到他什么,他就已经被下了那种定论了。」

被加速的人生

早衰症,全称为「早年衰老综合症」,又称儿童早老症,是一种单基因疾病。患病儿童的身体衰老速度较正常快 5 至 10 倍,患者模样像老人,器官快速衰退,导致生理机能下降。

作为一种罕见病,早衰症的发病率是八百万分之一,全球大概 200~300 例,中国大概有数十例。患病儿童一般只能活到 7 至 20 岁,平均年龄在 14.5 岁,大部分都会死于衰老疾病,如心血管病。

尽管由于基因检测的结果并不符合,医院没能给浩浩下确诊。但综合症状来看,浩浩患早衰症的可能性还是相当高的。当浩浩妈妈从医生那里了解到,早衰症没有任何有效疗法,只能靠药物进行针对治疗时,她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

「八百万分之一,说实话,就咱摊上了。」

对一家人来说,除了等待,似乎已经别无他法。浩浩妈妈一边在家带着浩浩、积极对症治疗,一边抽时间在网上检索相关信息。「早衰症」在她的心中留下了根,为此,她积极接触美国早衰基金会和国内的蔻德罕见病中心,登记了浩浩的相关信息,希望能够得到帮助。

经蔻德组织介绍来到浙大儿院时,浩浩已经六岁多了。在医疗界对早衰症的研究有了更多进展后,这一次,浩浩的早衰症终于得到了确诊:由 ZMPSTE24 基因突变导致的早衰症,而非经典的 LMNA 基因突变所致。

展开全文

这次来到浙大儿院,不仅是为了确诊,更是因为作为「不治之症」的早衰症终于迎来转机:

2020 年 11 月 20 日, 美国 Eiger 公司开发的洛那法尼(lonafarnib)获得美国 FDA 批准,成为目前全世界唯一获批治疗早衰症的药物 ,可降低早衰症患儿的死亡风险并治疗特定的早衰样核纤层蛋白病。这种药物 2007 年起就在美国开展临床试验,药物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该药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多方努力下,洛那法尼已经成功以免费用药的形式进入国内。

2022 年 4 月 22 日下午,「为生命接力——早衰症患儿公益救治计划」项目启动仪式在浙大儿院湖滨院区举行。随着项目的启动,两名在浙大儿院住院的早衰症患儿在浙大儿院成功服下洛那法尼药物,成为该公益项目的首批获益者,也成为国内首批用上该药物的早衰症患儿。

引进背后:未在国内获批,关税高达几十万

只不过,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背后的故事却远比大多数人想象中的都要更加艰难。

Eiger 公司在成功开发出洛那法尼后,为了让全世界的早衰症患儿都能用上洛那法尼药物,有意向中国免费提供一批药品。

为此,美国早衰基金会找到了蔻德罕见病中心,希望蔻德罕见病中心帮他们找到中国的早衰症患儿。由于蔻德只是社会组织,没有处方权,他们同时也希望蔻德能找到一家医院,帮助给早衰症孩子申请用药、进行治疗。经过多方协调,最终找到了浙大儿院,并成立了儿童早衰症工作小组。

起初,小组的成员们以为这不过是一次再普通不过的国际临床试验项目。

「接手这个事情的时候,我们都觉得很简单。」肾脏内科副主任王晶晶猜测,这可能就和之前一样,不过是「顺带的事儿」。

正常人和早衰患儿细胞核的差异 图源:TED

这并不是浙大儿院第一次参与国际临床研究。常规的临床研究往往是某个国际项目提供一种新药,医院负责召集患者,然后把新药按照规范给病人使用,然后观察他们的情况,完成一个完整的临床试验。在这方面,儿院有丰富的经验,可以说是轻车熟路。

然而,这一次项目的难度之高、程序之多,可以说远远超出所有人的预期。

首先要面临问题就是,洛那法尼虽然在后来获得美国 FDA 的批准,但在中国尚未获批,怎样才能把药运回国内?

「我们每一个人把自己手头上的人脉全用光,包括蔻德组织也帮我们找,到底怎么才能把这个药物用合法的手段拿到国内来。我们不断地从不同渠道比方说海关那边、药监局那边去打听。」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得知有可能通过一次性进口药的方式进口洛那法尼,这个陌生的方案成为了救命稻草。

为此,整个小组又是好一通打听,研究清楚整个流程和操作规范,通过联系省药监局、浙江省卫健委、国家药监局,好不容易才证明了用药的临床急需,递交了所有材料,获得国家药监局的一次性进口批准。

但还没来得松口气,药品的引入又遇到了另一个问题:海关和关税。

尽管 Eiger 公司事先做了大量的工作,用半年左右的时间解决了未上市药物的邮寄问题,但关税问题却仍待解决。

免费赠送的洛那法尼原本的价格相当高昂,仅第一批进口的 44 瓶药就价值 711.99 万元,需要承担几十万的关税。如果按照预期免费使用的 0 元来计算,又存在着偷税漏税的嫌疑。

图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

又是数次反复的沟通,在多方协商配合的前提下,才最终达成了一个合法合规的解决方案:美国早衰基金会将药品捐赠给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妇女儿童基金会再捐赠给医药公司,最后再通过医药公司将药品传递到浙大儿院。

在这漫长的历程中,成员们不是没有泄气过,也不是没有怀疑过自己,但更为坚定的信念在支撑着他们。「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一直都没打算要放弃,我觉得有希望能做成这个事情。因为这是一个有价值的事情,是帮助人的事情。」小组中的另一成员,临床试验机构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倪韶青这样说。

「我觉得好事它一定是有通路的。只是这条路之前没人走过,而你现在要去踏这条路、踏出一条路来。我相信这条路一定就在那,只是说你怎么走、走多少长时间、走的快与慢的问题。」

关关难过关关过。耗时两年多,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洛那法尼终于以管制下获得药物计划(Managed Access Program, MAP)的形式被引入中国,中国的早衰症患儿终于能得到免费的治疗。

「整个过程,你每走一步都觉得很简单的事情,它往往就需要很长很长的路去走。」回顾这段漫长的「求药史」,王晶晶不由得感慨。

「事非经历不知其难,洛那法尼能够成功以免费用药的形式进入国内,实属不易。」浙大儿院副院长、儿童早衰症工作小组组长毛建华教授肯定了过程的艰辛,但也强调,此次药物被用于临床治疗,无疑是各级行政部门、各相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共同努力的结果。浙江省药监局、浙江省卫健委、国家药监局、国家卫健委等机构都在其中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

「对于进口药本身确实有很多规定,国内外政策不一样,步调也不同,其实他们是在决策上冒了风险来支持的。」

临床困境:作用有限的「神药」

然而,如此千辛万苦才送到患者手上的洛那法尼,别说彻底治愈早衰症,其作用其实十分有限。

早衰症本身是一种基因缺陷疾病,洛那法尼的效果只能延缓早衰症患者衰老的进程,患者需要终生定期服药。即使是这样,也只能做到延长一定时间的寿命,平均在两三年。

它既不能治愈早衰症,也无法解决许多家长最为关心的问题:恢复患儿提前衰老的外观。

图源:早衰症研究基金会官网

「其实从根本上来说,它不是治疗早衰症的很好的一个方式。但是,它至少提供了一种选择。」倪韶青说。

也正因为如此,在联系家属的过程中,王晶晶遭到了许多人的拒绝。

她曾经接诊过一位邻近地区的患者,孩子确诊的正是最适合使用洛那法尼进行治疗的经典类型。王晶晶向家属介绍了免费供药的项目,孩子的妈妈很心动,然而,其他家属却坚决拒绝了。

孩子异于常人的外观让他们担心孩子年纪越大,承受的压力会越大。最后他们说:「我们还是就这么顺其自然吧。」原本孩子的妈妈在家里带孩子没去上班,因为孩子是这个病、又治不好,家里人就让这个妈妈断了奶,回去上班了。

其实,家长的顾虑也很合理,他们需要关心的不仅是治疗,还有患儿的社会身份。

「中国人对于生命的这种尊重,可能跟其他的一些国家还是存在差别。」倪韶青这样猜测。「比如说家里有这么一个小孩,可能有些家长就觉得这像个怪物、像个外星人,觉得这个小孩会带来一些不好的东西,别的家长也可能不让自己的小孩跟这个小孩接触。所以要说服他们去治疗,还是比较困难一些。」

像这样不愿接受治疗的家属,并不是个例。

美国早衰基金会在早期开展洛那法尼药物临床试验的时候,其实就已经联系过一些中国的早衰症的孩子家长。临床试验免除包括交通在内的一切费用,还会配备翻译,尽全力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即便是这样,最后前往接受治疗的也只有一个人。

即使已经是相当重大的突破,却仍然只能提供有限的治疗——这种落差难免让一些长期以来苦苦等待希望的家长感到失望,甚至让他们怀疑是否值得再花费时间和精力去长期地用药。

显然,用两年的时间争取到的洛那法尼并不是终极答案,要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对早衰症的彻底治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这也绝不意味着为洛那法尼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就缺乏价值,在完全空白的领域,特效药的出现本就意义重大。

一项「洛那法尼+依维莫司」的试验正在进行中

图源:clinical trials

此外,在基因研究得到成果之前,医院必须与患者衰老的时间赛跑,在这场赛跑中,洛那法尼还是极其宝贵的「加时道具」。

可以说,洛那法尼让更多患者有了活着看到治愈的希望。同时,它也为医院争取了宝贵的临床开发时间。

深了这一点的浙大儿院,并没有止步于洛那法尼的引进与供应。

远渡重洋的不仅药物,更是被延长的治疗窗口

目前,浙大儿院仍在稳步推动洛那法尼药物免费进口计划,面向全国各地更多早衰症患者,继续争取美国药企的支持,让后续批次药物得以继续免费提供给中国患儿。

与此同时,医院还与包括中科院天津所在内的机构合作探索基因治疗、NMN 治疗和临床试验等,期望给予早衰症患儿更加细致深入的救治服务。

2021 年 1 月 6 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 Broad 研究所 David Liu 博士研究团队在 Nature 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In vivo base editing rescues Hutchinson–Gilford progeria syndrome in mice 的论文,研究显示,他们利用 CRISPR 基因编辑技术,首次在小鼠体内实现了衰老逆转。

图源: Nature

尽管研究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但其成果也相当显著。浙大儿院目前在基因治疗上的研究正是希望在这一基础上改进原有的技术方法,相关研究仍在不断进行中。

「当然这个过程中确实也需要这些患儿的家属的支持。如果他们不坚持,他们不接受治疗,其实我们也没有这样一个时间窗。」

王晶晶也记得一些特别执着的家属的例子。来自云南大山里的女孩楠楠,每次和爸爸到杭州就诊,都需要先乘坐三天两夜的巴士到县城,再坐一天的大客车到云南大理,然后才能从大理坐飞机到杭州。即使是如此繁杂的旅途,楠楠的父亲还是带着她跑遍了国内的各大医院。

他们来到浙大儿院时,洛那法尼的申请才刚刚起步,得知用药可能还需要半年甚至一年,楠楠的爸爸当即就说,「没有关系,反正我们都已经等了那么多年了。现在有这么个机会,我们肯定也来,我们就在家里耐心的等待。」将近两年过去,当王晶晶告诉楠楠爸爸药终于到了的时候,他喜出望外,并表示七月份的时候,不论是什么情况,他都会带着他的女儿来过来拿药。

坚持对早衰症的研究、探索与治疗,除了治愈这种疾病本身之外,还有着更多、更加影响深远的意义。

「人类的衰老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每个人都会衰老,早衰症则是让人衰老得特别快。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如果我们能够通过接触早衰症,了解它的发病机制,然后让它变得缓慢,或者说让它不再进展,那就不仅对早衰症有意义,事实上可能会对所有人的衰老过程都有意义。」毛建华教授认为,通过对早衰症的研究,或许就有可能在现有的基础上实现人类平均寿命的再次提升。

「现在我们的人类平均寿命,比如说一般都有七十多岁,如果我们了解了真正的衰老的过程,了解了它的机制,也许可以明显的延长我们人类的寿命。也许以后人类寿命就不一定是七十多岁,可能是八十多岁甚至是一百多岁。」

还想让你慢慢长大

「有机会你接触一下这些孩子,你会觉得他们其实都非常阳光。」回想起自己接触过的患儿们,王晶晶时常会觉得他们在性格上和普通的孩子们并没有什么不同,甚至显得更加天真烂漫。

其中,她对台州的一个孩子印象深刻:「四岁多的孩子其实我们说起来,似乎什么也不懂,但是他其实什么都懂。」比方他们村子里的人经常会嘲笑他,就说哎呀,你怎么天天在家不去上学呀?小朋友也没人教过,却会主动回答别人:现在我还太小了,等我长大了,当然就会去啦。

王晶晶上次通知他们来拿药时,这个孩子就特别高兴,特意跑去告诉熟悉的邻居,「爷爷奶奶你们知不知道,我明天要去杭州啦,我跟你们说啊,我明天去杭州,可是去拿药的。我吃了药以后就长大了。

那份发自心底的喜悦与天性一般的乐观,让王晶晶也深受感染。「他也知道他有这种病,但是他知道他有解决的方案,他会非常的开心,也会去跟他身边的人去分享。」

对于这些孩子们,浙大儿院的心愿和目标或许就是「治疗方法的研究再快一点,患儿们变老的速度再慢一点。」

回顾这段治愈与衰老角力的历程,自 2019 年 12 月开始,蔻德罕见病中心联合美国早衰基金会发起「中国早衰症患儿救治项目」并联合浙大儿院成立儿童早衰症工作小组,经过无数人的努力与付出,截至 2022 年4 月,项目一共找到 40 余名患儿,首批 8 名患儿将陆续得到免费的药物治疗。

衰老和死亡,即使对于成年人来说也太过沉重,更何况他们还只是孩子。

文章开头提到的浩浩,期末考试能考 95 分,喜欢看消防员灭火的视频,当被问到自己的心愿时,浩浩的答案是,长大后当消防员,还想陪妈妈一起变老。

浙大儿院正在做的,就是努力让这个梦想不再是梦想。

特别致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浙江大学医学中心儿童疑难罕见病诊治中心

文中提及的患者均为化名

策划:carollero|监制:gyouza

题图来源:浙大儿院提供,该患儿与标题信息无关

文中插图、海报图来源:浙大儿院提供

责任编辑: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