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领跑的《人生大事》泼点冷水|新民艺评 - 6080新视觉影院

给领跑的《人生大事》泼点冷水|新民艺评

来源:人气:0更新:2022-07-12 18:57:07

原标题:给领跑的《人生大事》泼点冷水|新民艺评

《人生大事》故事有多稀烂,温情就有多动人;

《人生大事》连续18天日票房冠军,除了朱一龙和杨恩又的好演技,还剩下什么;

《人生大事》问鼎中国影史国产家庭片票房排行榜,不过是掐准了现实题材“笑中有泪”的市场脉搏;

……

以上,是我给文章拟的副标题。

《人生大事》上映19天,票房超过12亿元,力压好莱坞特效大片《侏罗纪世界3》和上周末滚烫上映的酣畅淋漓的《神探大战》,正领跑暑期档。这样一部饱含笑泪的家庭片,无疑是疫情里中国电影市场的一针强心剂。但走出影院,还是很想给这样一部成功以小博大的电影,泼一点冷水。

看《人生大事》,大概很难有人不哭,但也很难有人由衷地说,这是一部高级的好电影。

哭,是因为爱;

展开全文

是因为导演借着主角的嘴,一次次告诉我们说“天上的每一颗星,都是爱过我们的人”;

是因为每一个坐在黑暗里的人,仰头都会看到自己曾经爱过的亲人,正在天上看顾着我们。

《人生大事》与其说是国内罕见地聚焦关注殡葬行业的电影,不如说它掐到了每一个人心底,那一份柔软的、需要被小心轻放的爱。

每一颗星星,都值得被好好珍藏;

每一位种下星星的人,都值得被好好尊重。

虽然导演刘江江说自己的爷爷和大爷都是专做棺材的木匠,虽然我很认同他对殡葬行业温情化的认知,但《人生大事》中真正推动剧情发展的,始终不是殡葬行业,而是人物的情感,是演员无论男女老少均高出剧本一筹的演技。

虽然“上天堂”的小车穿梭在武汉的大街小巷,虽然影片的最后,建仁和白雪举行了婚礼,从婚庆店铺出来的红毯拐了个弯到了“上天堂”,让观众对人生的红白喜事会心一笑,但无论是花30万元要为自己办一场告别仪式的老大爷,还是感动于自己女儿骨灰盒上被胡乱涂画上星星的年轻夫妇,抑或是故事缘起无法接受外婆离开却“无理取闹”缠上了殡葬服务人员的小哪吒,巧合、巧合,还是巧合,甚至刻薄一点说,功能性人物和线索在两个小时里被生硬地拉拽到一起,帮助主角完成了内心的成长和蜕变。

尤其,在影片的前半小时,不喜欢熊孩子的年轻观众,大概是要被这样一个胡搅蛮缠的顽劣小女孩气到离场,但又一想,如果没有这个孩子的蛮不讲理,没有她叫嚣着强行加入,朱一龙饰演的“三妹”也不可能从混沌的人生里抬头挺胸,仰望星空。

不敢说,《人生大事》里面的每一个笑点和泪点都是精心设计的,但过去几年我们已经太熟悉这样的配方了。

从《送你一朵小红花》到《我的姐姐》,再到这一部《人生大事》,这些电影无一例外地包裹上喜剧的外衣,以笑泪面对现实的残酷。

刚刚触碰到一些沉重,却以无比轻盈的方式跃起,前一分钟叫人哭得稀里哗啦,后一秒又让人噗嗤出声。

与其说是电影创作者与审查制度之间博弈的结果,不如说是行业有意无意间找到了现实题材的破圈秘籍。

好哭、好笑、好看,其实今年春节档的《奇迹·笨小孩》践行的也是这一万能公式,甚至文牧野导演此前扬名立万的处女作《我不是药神》同样使用的是这个熟悉的配方。

《奇迹·笨小孩》

《我不是药神》

以温情、喜剧包裹现实议题并没有错,以笑声、眼泪帮助观众获得情绪上的宣泄也没有错,但如果对于现实的思考与关怀越来越浅尝辄止,趣事和囧事越来越生拉硬凑,不讲求逻辑,就难免让人担心这样好用的配方很快会失效、失灵。毕竟,“开心麻花”四个字于电影票房,从万试万灵到惨淡经营,也不过只是几年光景。

新演艺工作室

作者:孙佳音

编辑:吴旭颖

图片:剧组供图、预告片截图,部分源自网络

©新民晚报文化部

责任编辑: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