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术后两小时“满血复活”,快速康复助力肿瘤患者手术治疗 - 6080新视觉影院

癌症术后两小时“满血复活”,快速康复助力肿瘤患者手术治疗

来源:人气:0更新:2022-07-12 19:57:10

原标题:癌症术后两小时“满血复活”,快速康复助力肿瘤患者手术治疗

“手术后两个小时我就可以自己下床走路,无明显疼痛感,很快就‘满血复活’了!”因睾丸癌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接受治疗的甘先生(化名)发出这样的感慨。手术,对大部分人来说就是如临大敌,往往伴随着焦虑和恐惧,而这种焦虑和恐惧又绝大部分来源于手术过程中伴随的疼痛。那么,如何减轻患者痛苦,让患者可以早日康复?或许我们可以从甘先生术后的快速康复之路中找到些许答案。

摘瘤手术两个小时后

患者边走边说没明显痛感

近日,四十多岁的甘先生的睾丸出现肿大的情况,伴有沉重感,走路时经常会感觉到疼痛。经过检查后发现,甘先生不幸患上睾丸癌。确诊睾丸癌仿佛在甘先生这位家中顶梁柱头上压上了一座沉重的大山,“我这根家里的顶梁柱快要顶不住了”。

几经波折,甘先生来到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求医,入院后,泌尿外科刘卓炜主任医师团队对其病情评估后建议手术治疗。得知要进行手术治疗,甘先生心有顾忌,他担心术后睾丸癌手术术后影响性功能,疼痛感需要很长时间才能使身体完全恢复。在这个过程中,还有可能会增加家庭照顾的人力负担。

了解到甘先生的顾虑之后,刘卓炜团队决定联合泌尿科医护团队和手术麻醉科医护团队实施一种新的围手术期管理模式——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经过前期一系列周密的准备工作,5月30日,甘先生顺利进行了手术治疗。

传统睾丸癌手术后,患者要平卧6小时,第二天才下床活动,而中肿加速康复外科在手术期间将麻醉、医疗、护理等结合起来,在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下,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并提高术后康复质量,让一部分手术患者术后自己走出手术室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术后在复苏室清醒拔管后,甘先生无明显不适,行动没有受到太大影响,甚至还能自己从复苏室走回病房。术后第三天,甘先生各项身体状况恢复良好,当天便办理了出院。

术后的甘先生

展开全文

术后走回病房的甘先生

“没想到现在手术恢复的时间竟然可以这么短,完全就像做了个门诊小手术一样,以前看别人做手术术后好几天都疼得不敢下床走路,而我手术刚结束就可以下地走路,几乎感觉不到疼痛,真的很神奇,简直就是‘满血复活’!” 回顾这次在中肿的治疗经历,甘先生激动地说道。

ERAS:术后康复界的“大BOSS”

手术麻醉科副主任谢敬敦介绍,能够最大程度的减轻术后疼痛是快速康复成功的关键,术后的疼痛会使患者焦虑恐惧,延迟伤口愈合,使术后并发症出现的风险增加。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的围术期通过规范化镇痛,提倡术前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教育患者进行正确的疼痛评估,并与患者达成疼痛管理的共识,采用多模式镇痛的方法,降低手术伤害性刺激、维持重要器官功能、在保证康复质量的同时加快康复速度。加速康复外科的最终目的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减少术后应激反应,减少患者术后疼痛、术后早期下床活动。

围手术期的护理是快速康复的重要环节。手术室护理团队在手术前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充分的术前宣教以减轻患者的紧张、焦虑与恐惧,让患者能以最佳的心态接受手术,术中非手术区做好保暖措施。手术过程中注意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减少静脉输液,对输注液体温度展开测量,确保其处于人体舒适温度,防止输注液体温度过低造成静脉刺激以及患者低体温风险。

对于恶性肿瘤患者来说,手术治疗往往比良性疾病的手术难度更大,患者的恢复时间也更长。快速康复很好地助力肿瘤患者术后伤口快速康复、疼痛快速缓解等;肿瘤患者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比良性疾病患者要大一些,快速康复让患者短时间内恢复到“满血”状态,助力患者树立与癌症斗争的信心。与此同时,术后快速康复还能有效地减少患者平均住院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近年来,中肿医护团队将不断深入推进加速康复外科的治疗理念,让患者少花钱、治好病、有安全、有好的就医感受。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健全完善快速康复医疗服务体系,提高快速康复医疗服务能力,推动快速康复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是中肿人的使命与追求,相信快速康复外科的推广与发展会让越来越多的患者如甘先生一样走上快速康复之路。

采写:南都记者 王道斌 实习生 沈锐冰

通讯员 郑敏珊 陈鋆 文朝阳

责任编辑: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