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尸骨未寒,年近60的父母却一心求子:重男轻女的家庭真是可悲 - 6080新视觉影院

弟弟尸骨未寒,年近60的父母却一心求子:重男轻女的家庭真是可悲

来源:人气:0更新:2022-07-13 20:42:08

原标题:弟弟尸骨未寒,年近60的父母却一心求子:重男轻女的家庭真是可悲

作者:晴天

最近,孙俪饰演的《安家》火了!

孙俪在剧里饰演的房似锦是一名房产中介的店长,短发、精明干练的形象直入人心。她工作上很卖力强势,做事到行事都给人一种拼命努力的感觉,里面最经典的台词是:没有我卖不出去的房子,go go!

剧情开始的时候,房似锦这个角色真的很不讨喜,因为她给人感觉更多像是一个为了赚钱可以不择手段的反面角色,她为了开单卖房子没有原则,连哄带骗,甚至不惜撬走同事的单子。

可为什么明明已经是金牌销售的房似锦,靠卖房能年入百万的女人会这么执着于赚钱,还每天过得如此拮据?看过这部剧的观众应该都知道,她租住在死过人的凶宅,永远穿那套职业装,早上只吃最便宜的豆浆包子。

原因与她重男轻女的家庭有关。

父母觉得女孩上学没用,让她早早辍学外出打工给弟弟赚上学钱,最后,在贫苦爷爷的帮助下,房似锦靠着自己的毅力考上了老牌985江海大学。

大学毕业后的她,要一人养全家,为了满足家庭的要钱需求,她拼命赚钱,省吃俭用,却从来没有人关心过她,没有人问过她累不累。

展开全文

一次接到家里电话,都意味着她肩上的重担又更重了一些.......她在家人的眼里,不是亲人,而是一台“提款机”。

因为爱与物质的双重缺乏,让房似锦性格和价值观都异于常人。

长期生活在这种被轻视,甚至被仇视的家庭环境中的女孩,往往会终其一生去寻找父母认同、寻找爱。

深深记得《唐山大地震》中有这样一个片段。

当救援队问徐帆救困在水泥板底下儿子还是女儿时,徐帆最终选择了救儿子。虽然姐姐奇迹生还,可当32年后家人意外重逢之时,女儿心中的裂痕依旧深如刀痕。

每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都是女儿一生难以逃脱的“隐形监狱”;每一对重男轻女的父母,都给他们女儿的人生判了“无期徒刑”。

这样的家庭带给女儿的只是无尽的恐惧与自卑,甚至是丧失美好生活的能力,他们不敢爱,也不会爱,甚至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根本不配爱。

重男轻女的家庭,就像是一把尖锐的利器,直刺女孩的内心,随之而来的疼痛与伤害会伴随她们的一生。

而被重男轻女毁掉的不仅仅是女孩,可能是整个家庭。

晓雅出生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她原本有个弟弟,集万千宠爱于一体,是爸妈的心头肉,自小就能得到父母格外的宽容、保护和偏爱。

因为父母纵容和溺爱,晓雅的弟弟很不成器,高中没毕业就辍学,出去工作挑三拣四怕累怕苦,后来索性不上班就在家啃老,还和街上一群混混厮混,一次吸毒过量不幸身亡........这对她那视儿子为珍宝的父母打击非常大。

晓雅原本想着弟弟走了,纵使自己的父母曾对她百般苛刻不待见,但她还是心甘情愿再苦再累也要照顾好父母的下半辈子,可任谁也想不到的是,弟弟还未入土,她那重男轻女觉得没儿子一天也活不下去的父亲竟然想着海外试管再生一子。

要知道,她的父母已经年近60岁,而且家境也很一般,怎么着这个决定都是不妥当的,悲催的晓雅无疑会是这场悲剧的接盘侠。

晓雅说为她自己感到悲哀,更为死去的弟弟感到悲哀,虽然弟弟不学无术,但父母想要的自始至终只是一个男孩,不论他是谁,只要是儿子就行,多么可悲!

重男轻女的家庭,对儿子时常会百依百顺,这样,只会让男孩没有“成就感”和“价值感”,自信心和上进心持续下降,从而不思进取、自私自利,缺少责任感和道德标准。与此同时,伴随而来的还有亲子关系紧张,手足关系冷漠等等。

重男轻女的家庭好似一个变态的怪圈,里面每个人都站错了位,最终只会击以家庭毁灭性的打击。

很多时候,我们不能选择自己的原生家庭,但我们能做的就是敢为自己做选择的人,才能可能接近想要的生活。

这一点,《都挺好》里的苏明玉就是个励志的例子。

饱受父母不公待遇的苏明玉很早就明白一个道理:那些得不到的爱,她要自己一点一点找回来。

她努力在人情淡漠的世界中寻找自我存在的价值,努力证明她也值得被爱。

很多时候,现实会让你觉得满目疮痍,感受不到快乐和幸福,时常你也会抱怨生活的不公,可是即便如此,我们仍要做自己生活的主人,选择放下,对自己好一点。

知乎上曾有位网友针对重男轻女的思想毒瘤说:

改变一个荒谬的观念不是靠大众的努力,而是要等愚昧的人带着荒谬的观念一代代死掉。你永远改造不了愚昧的人,你只能争取影响和改变那些愚昧的人的孩子。

童年是人生的底色,而父母的爱就是孩子生命的底色。

愿年轻一代的父母都能好好珍视自己的女儿,让她拥有值得最好一切的底气;拥有荣辱不惊、从容不迫的大气;拥有美好生活的勇气!

作者简介:晴天,一个可爱女孩的妈妈,头条号签约作者。

本头条号拥有27位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背景的专家学者,将与活动号(微信公众号:育儿交接棒)一起,致力于通过线上线下课程和活动,推动有品质的亲子沟通,微信公众号的“问答”功能已经开启,欢迎提问,专家一对一解答育儿疑问。欢迎关注!

责任编辑: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