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而无害,脱敏解压,《吐槽大会》与它的精神气质[影视资讯] - 6080新视觉影院

笑而无害,脱敏解压,《吐槽大会》与它的精神气质[影视资讯]

来源:人气:0更新:2022-10-03 14:00:17

笑而无害,脱敏解压,《吐槽大会》与它的精神气质

文|「广电独家」 林沛

《吐槽大会》因植入了中国式的幽默,变成了脱敏解压的一个出口、释放焦虑的一种治愈。

一至四季总播放量超过85亿,《吐槽大会》不仅以现象级的播放量始终处于综艺行业的高位水准,且同时带动着线下实体演出产业和相关产业链发展—— 2020年,脱口秀的线下演出场次增加了320%,脱口秀俱乐部增长了400%。

“做到第五季,创新是非常难的。”在近日举办的《吐槽大会》第五季专家研讨会上,企鹅影视天相工作室群总经理邱越指出,团队“非常大胆地颠覆了原来做了很多年的模式,让它有了一个全新的变化,其实是非常冒险也非常大胆的突破”。

从流量主播李佳琦到武打巨星甄子丹,从游泳健将孙杨到电竞高手PDD,不妨说第四季《吐槽大会》就已显示出打破圈层、横向联结的渴望。第五季《吐槽大会》又增加了自爆槽点、趣味赛制、战队比拼等环节,增强竞技感。

据企鹅影视七盎司工作室负责人、《吐槽大会》第五季制片人白洪羽介绍,节目第五季主要进行了三大升级:一是新增自曝槽点环节,嘉宾将通过自发说出自己存在的“槽点”来争夺主咖;二是引入比拼和淘汰,并增加补刀等趣味性赛制;三是脱口秀演员与各圈层嘉宾组成战队等等,大幅提升其普众性与可看性。

企鹅影视七盎司工作室负责人、《吐槽大会》第五季制片人 白洪羽

吐槽,正在从一门“手艺”成为一种文化。而《吐槽大会》因植入了中国式的幽默,变成了脱敏解压的一个出口、释放焦虑的一种治愈。时值第五季即将上线,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们对节目的创新求变进行了深度把脉。

▍ 真实不装,在“笑而无害”中脱敏解压

吐槽,是网络时代勃兴的话语表达方式,既娱乐大众,缓解社会压力,又不乏社会责任,表达民众心声。吐槽文化,不仅成为一种流行的网络文化景观,也催生了新的话语方式与思维方式。《吐槽大会》敏锐地捕捉了这一典型的互联网文化症候,将“吐槽”以喜剧脱口秀的形式呈现出来,达到“笑而无害”的“疗效”。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张颐武点赞了节目特有的“分寸感”: “第一,谑而不虐。第二,猛而不凶。第三,奇而不怪。”且正是因为分寸把握得好,“所以正能量凸显得好”。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 张颐武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尹鸿也认为,《吐槽大会》对吐槽边界的把控到位,做到了“笑而无害”。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尹鸿

节目将社会的敏感点找出来,“让我们能够主动言说它,主动通过玩笑和喜剧的方式去化解它,用更轻松的方式去看待它”,起到为社会脱敏减压的功能。在解决社会焦虑的过程中,也通过“吐槽”倡导了一种宽容、包容、相逢一笑泯恩仇的健康生活态度。

在注重分寸的同时,《吐槽大会》展示出综艺节目少有的真诚与勇气。“这个节目里面涵盖了形形色色的人和不同的个性,揭示了各种问题矛盾,不装是很难得的。”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政策所负责人 于秀娟表示,《吐槽大会》敢于揭开娱乐圈各种问题、矛盾,而且敢于直面这些问题,“真实、不装,很难得”。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政策所负责人 于秀娟

对那些敢于卸下光环、拥抱槽点的明星来说,更是尤为难得。《吐槽大会》在“认真”吐槽的同时,鼓励明星嘉宾不畏露怯,笑对吐槽,敢于放下偶像包袱,袒露自身的不完美。

“他们也会离婚,也会有烦恼,也会抑郁。”光明日报文艺部副主任李春利认为,节目把明星还原成了更接近普通人的形象,“这是能够跟观众共鸣的因素。”

光明日报文艺部副主任 李春利

▍ 关注现实,以创新模式 “独领风骚”

2020年,国产网综正式步入点击量“20亿”时代,互联网综艺生产正式进入控量提质的转型期,越来越多的网综集聚,却少有走出自主创新路径的现象级模式。

作为国内脱口秀产业的标杆产品,《吐槽大会》不仅显示出敢于创新的胆识,也充盈着善于创新的智慧;在赢得口碑的同时,使“吐槽”与大众流行文化深度结合。

如今,吐槽不仅成为脱口秀的一种重要表达形式,还广泛地应用到不同的生活场景与工作场合之中。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协会会长梁刚建认为,《吐槽大会》的社会贡献,在于把吐槽这个中性偏贬义的词变成了偏褒义的词,“我跟你吐个槽吧”也成为了主流语。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协会会长 梁刚建

某种程度上,这不仅反映了节目在用户心中无可取代的地位,也反映出节目独树一帜的创新。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监管中心视听一处处长孙文涛提到,腾讯视频的《吐槽大会》和《脱口秀大会》将区别于谈话类、演讲类的脱口秀语言类内容用综艺手段表达出来。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监管中心视听一处处长 孙文涛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视听传播系主任高贵武也认为,无论从“吐槽”这个词,还是从节目的综艺形态和节目的取向表达来讲,《吐槽大会》都“无疑是一个创新,是独领风骚的。之前我们能看到有类似特征的节目,但是以完整的吐槽形态体现出来,在它之前还是没有的”。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视听传播系主任 高贵武

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副秘书长周结认为,“脱口秀更多关注现实性,关注人性,跟我们的关系更加密切。”基于此, 他将《吐槽大会》代表的语言类节目创新进一步称为“新时代的相声和小品”。

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副秘书长 周结

同样透析到脱口秀语言本身的魅力,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影视传媒系主任杨乘虎认为,以《吐槽大会》为代表的网络脱口秀节目近几年来的兴盛,反映了中国节目发展从“视”到“听”趋向的变化,语言类节目在电视端逐渐销声匿迹之后发展到网络端,以爽、快、利的语感,找到了跟网络用户需求密切契合的对接点。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影视传媒系主任 杨乘虎

语感是玄妙的,而这正是语言类节目创新的难点。将脱口秀节目模式化,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中国广播影视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建珍看来,这无疑是《吐槽大会》的巨大创新。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中国广播影视研究中心副主任 张建珍

她表示,脱口秀节目模式化是升级的过程,这类节目在国内外都是最难模式化的,从节目的品质看,“毫无疑问《吐槽大会》是一档制作精良的节目。”

多元价值,在包容文化中治愈生长

2020年底,《脱口秀反跨年》曾因眼科医生陶勇、刑法老师罗翔等“圈外人士”进行脱口秀首秀而备受好评。而对于多元话题的选择与拓展,亦是《吐槽大会》第五季的主攻方向之一。

比如,“直播带货专场选取淘宝直播第一人薇娅,以及主持人转型带货主播的金星参与节目。”白洪羽说道,“我们希望通过各种各样的专场对时下热点现象进行一些剖析,以此传递更广泛的社会价值。”

无论是各个领域的“咖”,还是节目推出的喜剧脱口秀演员们,《吐槽大会》的嘉宾 选择力求覆盖社会各个层面,为节目增添多元化的碰撞与交流。他们年龄悬殊,代际差异明显,这样的“选角”本身潜藏着冲突,彼此之间的过往经历也因话语体系的不同,而更显笑点与槽点。

齐唱容易,合唱难。发掘多元文化,传递多元价值,从来都并非易事。“社会文化当中存在一些冲突,一方面我们希望能化解这种剑拔弩张的现象,另一方面我们化解的同时又会置身其中,成为舆论的中心。”尹鸿认为,这正是《吐槽大会》特别难能可贵的地方。

其中,既有社会的进步,也有大环境的包容。杨乘虎表示,节目能走到第五季,是中国社会文化的进步,也能从传媒的内容和生态环境中看出包容性,这是很重要的成长基础。

提到《吐槽大会》所反映出的社会文化的包容性,于秀娟指出,这“确实是社会文化进步的表现”,且无论是不是它的受众群体,“只要是一个能提供正能量的节目,它就有存在的价值”。

关注社会热点,总结人生经验,提供一些哲理性的思考,甚至承担文艺评论的功效……研讨会上的专家学者对《吐槽大会》的未来寄予了更多期待。

作为腾讯视频的爆款节目,邱越直言,“《吐槽大会》IP经历了4年历练,走到今天特别不容易。”从揭开、撕破,到治愈、释放,节目让脱口秀文化在国内的接受度越来越高,每个小切入点都如同一枚万花筒,让观众在透视社会之后仍能会心一笑。

企鹅影视天相工作室群总经理邱越

吐槽,正是这样的一种精神。喜剧撕破了生活的现象,却还原了生活的本质。“让原本看起来无意义的,以及缺点和槽点的地方变得有意义,这是我们花了很多时间把它优化的动力。”邱越说道。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