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芭比》,这20部电影你必须看! - 6080新视觉影院

除了《芭比》,这20部电影你必须看!

来源:人气:0更新:2023-09-17 06:15:32



FILMS

OF WOMEN

电影《让娜·迪尔曼,布鲁塞尔1080,商业街23号》剧照


这个盛夏,《芭比》横空出世,公映仅一周,全球票房已突破五亿美元。这部由女性担任导演、制片和主演的电影带给人独一无二的观看体验。今天,时尚芭莎艺术整理了一份电影清单,展现更加丰富多样的女性生命经验,让你充实一夏!


01


西蒙娜·德·波伏娃:为什么我是女性主义者

Simone de Beauvoir: pourquoi je suis féministe,1975

豆瓣:9.5


与其说这是一部电影,不如说是一次访谈实录。1975年,67岁的波伏娃罕见接受了法国记者Jean-Louis Servan-Schreiber的电视采访。她逻辑缜密、语气坚定地回答了著作《第二性》出版20多年来引发的种种争议,并提到自己也曾“受骗”——阶级问题不能掩盖性别问题,两者需一起解决。50分钟的影片干货满满,女性主义入门者必看!


02


让娜·迪尔曼,布鲁塞尔1080,商业街23号

Jeanne Dielman, 23 Quai du Commerce, 1080 Bruxelles,1975

导演:香特尔·阿克曼(Chantal Akerman)

豆瓣:8.8


家庭主妇的生活是怎样的?通过固定长镜头,一位中年寡妇三天的日常生活在三个半小时的影片里缓缓展开。在单调、重复的日常劳作中,在母亲与妓女的双重身份下,一切暗流涌动。


作为比利时最杰出的女导演,香特尔·阿克曼曾说:“电影从男性视角展现了完全虚假的女性形象。哪怕他们想要表现女性日常,刻画出来的也是他们幻想中的日常。”


03


林璎:强烈而清晰的洞察力

Maya Lin: A Strong Clear Vision,1994

导演:弗雷达·李·莫克(Freida Lee Mock)

豆瓣:9.2


提及林璎,国内通常称之为“林徽因的侄女”,但在国外却相反,林璎的名气已超越了她的姑姑。1982年,林璎因设计越战纪念墙一举成名:绿色的草坪上,开裂的大地如同战争留下的伤疤,带给人心灵的震撼。然而,21岁、华裔、女性的身份也让她面临种种阻挠与争议。


影片围绕这件作品展开,讲述了林璎在巨大压力之下如何凭借对地景空间、人性关怀、社会事件的敏锐洞察,坚持自己的设计,颠覆了纪念碑的范式。


越战纪念墙


04


阴道独白

The Vagina Monologues,2002

导演:伊娃·恩斯特(Eve Ensler)

豆瓣:8.9


仅看标题,人们就能感受到这部作品的大胆与挑衅。1996年,伊娃·恩斯特自编自导自演,上演了这出惊世骇俗的话剧,重新想象了妇女的身体、塑造了女性的主体意识,让女性的欲望、幻想获得新的文化表达。


自1999年以来,在情人节期间演出这一作品已在国际范围内演变为“妇女战胜暴力”运动,鼓励人们反抗性别暴力。


05


工厂女孩

Factory Girl,2006

导演:乔治·海肯卢珀(George Hickenlooper)

豆瓣:7.6


这是一部评论好坏参半的电影,但西耶娜·米勒的表演让人动容。她饰演的伊迪·塞奇威克(Edie Sedgwick),作为70年代的“It Girl”,因出演波普艺术巨星安迪·沃霍尔的影像短片而走红。随后,她与鲍勃·迪伦谈恋爱、和沃霍尔分道扬镳,在28岁的短暂生命里,其故事绚烂而充满悲剧色彩……


06


永恒记忆

Everlasting Moments,2008

导演:扬·特洛尔(Jan Troell)

豆瓣:8.4


你是否幻想过抽奖暴富、改变人生?20世纪初在瑞典,工人阶层的玛丽亚因抽奖赢得了一台相机,原来是家庭主妇的她背着酒鬼丈夫,开始偷偷学习拍照,记录日常、结识伯乐,成为瑞典第一位女性摄影师,为人们留存下一份珍贵的北欧记忆。


07


汉娜·阿伦特

Hannah Arendt,2012

导演:玛加蕾特·冯·特罗塔(Margarethe von Trotta)

豆瓣:8.2


近两年,“平庸之恶”引发诸多讨论,但你知道这一概念如何提出的吗?本片聚焦犹太哲学家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在纳粹高官阿道夫·艾希曼(Adolf Eichmann)于耶路撒冷获得审判后,受邀为《纽约客》撰稿、提出“平庸之恶”的过程。彼时,其文章被看作替纳粹开脱,受到猛烈抨击。这位海德格尔的得意门生,如何应对这一舆论风波?


08


末路狂花

Thelma & Louise

导演:雷德利·斯科特(Ridley Scott)

豆瓣:8.9


这是一部前所未有的女性公路片——在路易丝(Louise)失手枪杀试图性侵其好友塞尔玛(Thelma)的男子后,两位家庭主妇开启了逃亡之路,抢劫商店、威胁警察、飞跃悬崖,在表达自由、激进与反叛的同时,亦让人感受到充满温情的女性友谊。


09


叛逆女性:伟大的艺术反击

Rebel Women: The Great Art Fight Back,2018


从1970年的选美比赛引入,影片记录了上世纪70年代最大胆前卫的女性主义艺术。“身体”曾是规训女性的枷锁,如今成为艺术家最有力的反抗媒介。从Judy Chicago到Carolee Schneemann,她们的叛逆精神还在延续……


10


阮玲玉

导演:关锦鹏

豆瓣:8.6


16岁出道、25岁香消玉殒,阮玲玉这样一位20世纪璀璨的电影巨星,留下了《神女》《新女性》等经典影片,却在三段私人感情中不断被磨损消耗,直至油尽灯枯。所谓“人言可畏”,却总是对女性恶意更甚。


11


美丽噤声

Be Pretty and Shut Up! (1981)

导演:德菲因·塞里格(Delphine Seyrig)

豆瓣:9.1


“如果你既是演员,又是女权主义者,那基本上你已经失业了。”德菲因·塞里格既是《让娜·迪尔曼》等影片主演,也是一名积极的女权主义者:发起“反叛缪斯”影像小组,参与波伏娃发起的“343宣言”等活动。该宣言由343名敢于承认“非法”堕过胎的女性签署,旨在争取堕胎权。


1975-1976年,塞里格采访了24位女性同行在电影业中的经历,包括“如果你是男人,还会选择成为一个演员吗”等犀利问题,审视了行业中刻板的女性形象——“只需漂漂亮亮,其他事都闭嘴!”


12


LFG

导演:安德里亚·尼克斯(Andrea Nix)

豆瓣:8.9


近期,法国球员姆巴佩的7亿欧元年薪令人咋舌。在足球行业,男女球员薪资差异同样令人咋舌。据统计,如果男足赢一场比赛可得100元,那么女足需要获得三场胜利才能赚同样的工资。面对赤裸的性别歧视,他们对女球员说:你们观赏性不高、商业价值低;对女球迷说:你知道什么叫越位吗?让我来考考你。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当C罗在2021年为葡萄牙打进第111个球,被媒体誉为“国际足坛进球数最多的球员”时,曾有七名女球员的进球数高于他的纪录。2019年,忍无可忍的美国女足队向美国足球协会(USSF)提起性别歧视诉讼,要求同工同酬,并于2022年胜诉。当她们不再沉默、不再接受现状,进步就在眼前。


13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你已被警告!

Margaret Atwood: You Have Been Warned! (2017)

豆瓣:8.7


作为加拿大国宝级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笔耕不辍,曾出版18本小说、18本诗集、8本非小说类书籍。其代表作《使女的故事》一经改编为美剧,就包揽五项艾美奖,口碑爆棚。透过这部纪录片,人们将看到一个智慧、锐利、勤勉,同时可爱有趣的阿特伍德。


14


女人

Woman,2019

导演:Yann Arthus-Bertrand、Anastasia Mikova

豆瓣:9.4


本片两位导演走访50个国家、记录了2000名女性对自己的评价,形成一幅巨大且撼动心灵的女性“自画像”。通过教育、婚姻、生育、经济独立、职场歧视、月经羞耻及性行为等众多主题,影片将地球上一半的人类相联结。女性是不同的个体,也是一个整体。


15


她在愤怒时最美

She's Beautiful When She's Angry,2014

导演:Mary Dore

豆瓣:9.5


长久以来,女性生气常被认为是情绪化、歇斯底里的,站在理智的对立面。本片正是从“愤怒”的力量出发,揭示了她们在怒火中发声、行动,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汇集成一股洪流,推动了同工同酬、政治平等、堕胎权、儿童保育等男女平等议题的进步。


16


塔莎·杜朵,一个人的田园生活,2017

导演: Mitsue Matsutani

豆瓣:9.0


每个时代大概都有“李子柒”般的人物。1971年,56岁的塔莎·杜朵开始了独居田园生活:种花摘菜、自制蜡烛、缝纫编织、遛柯基……而塔莎奶奶还有另一重身份:出版超100本绘本的插画师,并获该领域最具权威的凯迪克大奖。


17


谭恩美:意外的回忆录

Amy Tan: Unintended Memoir,2021

导演: 詹姆斯·雷德福(James Redford)

豆瓣:8.7


在异国他乡,母女关系意味着什么?15岁时,谭恩美经历了父亲与哥哥相继离世,随后又得知母亲此前在中国有过一段婚姻,且留下了三个孩子,这段经历促使她写就了处女座《喜福会》。多年来,该作被诟病为加深了西方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带有东方主义色彩。然而,看罢这部回忆录,你会意识到这或许也是一种偏见。


18


以火书写

Writing With Fire,2021

导演:Sushmit Ghosh、Rintu Thomas

豆瓣:8.8


《新闻之浪》(Khabar Lahariya)诞生于2002年,是印度唯一由达利特女性经营的新闻媒体。而达利特是印度种姓制度中最底层。这些女性手拿智能手机,冒着危险报道各类敏感的社会问题,直面威权与压迫。新闻已死?没有前途?看完此片,你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感悟。


19


歇斯底里

Hysterical,2021

导演:Andrea Blaugrund Nevins

豆瓣:8.7


从《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到《歇斯底里》,人们看到了现实中越来越多的女性拿起麦克风,她们辛辣地调侃、吐槽、愤怒、自嘲,反抗污名、言说苦痛,带着一股奇妙的张力,讲诉着女性之间心照不宣的共通经验,在嬉笑怒骂中改变了这个行业的游戏规则。


20


无名姐妹

The Janes,2022

导演:Tia Lessin、Emma Pildes

豆瓣:8.7


上世纪70年代,一群自称为“简”(Jane)的女性为芝加哥地区1.1万名孕妇提供了安全但“非法”的地下堕胎服务。面对黑手党、教会和警察的骚扰,她们展现出非凡的胆识与善意。在反堕胎势力反扑的今天,这群无名姐妹的大胆行动仍荡气回肠。




你对以上哪部电影最感兴趣?

欢迎留言分享。





















编辑、文 张剑蕾
本文由《时尚芭莎》艺术部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