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实景昆剧电影《邯郸记》全国首映,记录国宝级表演艺术 - 6080新视觉影院

首部实景昆剧电影《邯郸记》全国首映,记录国宝级表演艺术

来源:人气:0更新:2023-10-04 15:51:23

2021年4月,在昆曲入选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20周年、昆剧传习所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国首部实景昆剧电影《邯郸记》于浙江横店影视城开机。电影首次采用超高清8K技术加全景声制作,这也是六百年昆剧史上的第一次。

历经近三年的筹备、两年的拍摄和后期制作,2023年9月19日,这部昆剧电影《邯郸记》终于亮相大银幕,在上海影城举行隆重的首映式。

电影的三位主演,上昆国宝级艺术家计镇华、梁谷音、张铭荣以及该片导演两获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电影奖的滕俊杰都来到现场,讲述了这部电影的价值意义和过程中的不易。

《邯郸记》是昆剧鼻祖汤显祖“临川四梦”中最富戏剧张力的一梦。而由计镇华、梁谷音等上昆艺术家主演的昆剧《邯郸记》自2005年推出即轰动艺坛,斩获多项大奖,成为上海昆剧团代表作之一。该剧曾于2017年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2020年入选“中国戏剧梅花奖数字电影工程”,这也成为该剧拍摄成电影的缘起。

从舞台艺术到电影艺术的转变,尤其是首次采用实景拍摄,该片面临着艺术上的很多难题,也经历了因疫情、资金、人员带来的种种挑战。

拍摄期间,三位老艺术家均已是耄耋之年,无论是体力还是镜头呈现,都面临很大的挑战。计镇华笑称,自己压力很大,尤其注重写实的电影叙事语言,对我们习惯写意的戏曲演员来说是一个蛮大的挑战。但最后导演和团长都给了他信心。

不同于舞台上的一遍成型,为了每一帧画面、每一个角度的出色,艺术家们一遍遍拍摄、数十遍不怠,他们将毕生的艺术积累融入从舞台到电影的艺术再创作。期间,仍不间断嗓音、身段练习,全程不用替身。张铭荣作为执行导演,不仅自己出演,还要给演员说戏。

昆剧艺术家梁谷音拍摄时已经80岁,年轻时无比美艳的娇俏花旦,如今难免面临8K高清镜头下的妆容挑战,为此,剧组以“比新娘妆容更精细的标准”为演员们上妆。而老艺术家们也以各自极具征服力的表演,赋予这部电影最大的艺术之美。

导演滕俊杰回顾这部电影的3年历程感慨不已,他说,《邯郸记》是电影和昆剧这两大艺术门类之间的双向奔赴,尤其是几位老艺术家的表演在其间一气呵成,保留了舞台剧的神韵,但又有电影实景的呈现。希望既能拍出它表演艺术的原汁原味,也能拍出影片的当代性。

上海广播电视台魔D电影工作室承担了整部电影的全流程制作,主创团队融入当代电影最新科技,通过新颖的视觉和声音元素,让观众能够更清晰地看到细节、纹理和色彩。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后期制作同样挑战巨大,需处理庞大的8K原始素材,精雕细琢影片特效,技术团队耗费半年多时间,制作完成了长达数十分钟、几百个镜头的特效,并在片中首次创新运用了AI技术。

计镇华和梁谷音对影视剧都不陌生,但除了梁谷音年轻时候配合俞振飞言慧珠拍摄过《墙头马上》,两位老艺术家都没有太多昆剧电影的拍摄经历。对于这样一种全新的传播形式,梁谷音表示:“能将《邯郸记》从昆剧舞台搬上大银幕,让更多人看到,是一件让人高兴的好事。”

上海昆剧团为了这部电影也是倾注了巨大的人力。昆剧艺术家、上昆团长谷好好自己担纲总制作人,上昆多位中青年梅花奖得主助阵,乐队、舞美等部门骨干也是全力以赴参与,希望能在银幕上留下这部经典。

谷好好表示,这场首映等了三年,但在银幕上看到老艺术家的表演时,所有人都很激动,很多观众说看老艺术家的表演特别过瘾。我们都觉得这三年值得。“计镇华、梁谷音老师拍摄的时候已经80岁了,但他们对表演的方方面面可以说精益求精。而最后,我们也在银幕上留下了他们珍贵的表演。今后,如果有人想看计镇华老师的这出《邯郸记》,随时都有机会能看。我想,这部电影在许多年后就是无比宝贵的资料,它们既是当下的,也是面向未来的。”

谷好好透露,接下来,上海昆剧团计划把“临川四梦”都拍摄成电影,除了老艺术家,也有青年演员的版本。“我们会在总结中提高,未来把经典保留剧目都用电影这样的方式保留下来,这也是昆曲推广传承传播的很好方式。”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