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映榜NO1,一部萌宠科幻片究竟有什么魔力,大家都想带父母去看 - 6080新视觉影院

待映榜NO1,一部萌宠科幻片究竟有什么魔力,大家都想带父母去看

来源:人气:0更新:2022-07-14 23:48:09

原标题:待映榜NO1,一部萌宠科幻片究竟有什么魔力,大家都想带父母去看

#电影外太空的莫扎特#

陈思诚导演的电影《外太空的莫扎特》未映先火。

一部萌宠科幻喜剧片,却吸引了许多成年人为它打call。只因史上最有感的台词。

“我是你爸,我还能害你吗?”

观众朋友们一秒带入,而自己的爸爸、妈妈则一秒入座。

很多网友们甚至迫不及待地,想马上带自己的爸爸、妈妈,一起去看这部即将上映的电影。

这部电影到底有什么样的魔力?

1,生命的真相就是轮回

故事的主人公是爷仨,爷爷是唱民歌的,儿子任大望是搞民族乐的,孙子任小天是弹钢琴的。妥妥的一音乐世家,听起来就要羡煞旁人。

可家里的氛围却怪怪的,儿子大望和孙子小天之间总是剑拔弩张。

在小天的钢琴曲奏起之前,通常都是大望高举着扫帚揍起123的前奏。

这时爷爷会悠悠地出来,教训大望不要对小天太苛责。

只是患了健忘症的爷爷忘记了,他当初为了大望能走上民族乐的道路,是如何抵触他做摇滚的兴趣。

从摇滚舞台上滚回现实的大望,沦为家庭煮夫。曾经拨吉他而舞的双手,锅碗瓢盆扫帚轮番上阵。

这一切,只为培养小天成为钢琴演奏家,站上世界的舞台,延续自己破灭的理想。

展开全文

而小天,人如其名,他的梦想是星辰大海。

只是在大望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下,他疲于应付不喜欢的钢琴,而没有精力探索外太空的秘密。

像极了年轻时的大望。

也像极了每一个,为父母梦想买单的可怜人。

生命的真相就是轮回。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事实往往是,自己总是活成了,那个自己最讨厌的人。

2,以爱之名,是世上最大的谎言

“我是你爸,我能害你吗?”

大望发自肺腑的灵魂拷问,击中了多少人的痛点。

网上高赞的一条评论是,“同一个世界,同款的爸妈。嘴上说对我们好,把我们的人生安排好,我们自己都没有选择权。”

现实生活中,打着“我为你好”旗号,让孩子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这样的父母比比皆是。

影片中,小天练琴不情不愿,而且非常有抵触情绪,大望苦口婆心地对他说,“孩子,逼你都不练,不逼你可怎么办?”

一个望子成龙的老父亲形象,代表了多少在求学路上推着孩子向前走的爸爸妈妈。

只是,历史在一遍又一遍重演中沦陷,已经忘了自己当初是如何追逐梦想的,现在只知道孩子的梦想必须在现实下放弃。

我为你好,但往往是适得其反。有思想有情绪的孩子,在承受能力达到极限的时候,会叛逆的选择逃离。

纪录片《镜子》跟拍了一些有情感教育问题的家庭,期间采访家庭参加了武汉一所为期87天的“改造学校”培训,父母也要接受6天的培训。

其中有一个16岁的少年家明,他才进高一,就要辍学,他的理想是做背包客浪迹天涯。

培训师有一个问题,如果生命只剩最后10分钟,家明爸爸会对家明说什么。

可笑的是,家明爸爸希望家明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培训师追问,是你的理想还是他的理想。

爸爸毫不迟疑地说,他想做背包客,换做是你的儿子,你会同意他流浪世界吗?我希望他能纠偏。

是的,同样身为母亲,我也不能接受自己年幼的孩子身无所长,就开始满世界流浪。

但家明父母不明白,家明的问题,根源都在他们做父母的身上。

平日里,家明穿什么衣服,骑行多远都在父母严格的控制之下。家明认为学再多也没用,做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父母的同意,他永远都没有自己的想法。

只有流浪,才能让他逃离这个让他窒息的家。

家,本应是让人放心的地方,却变成了孩子心离开的地方。

心理咨询师柏燕谊认为,无休止的干涉好似“爱的暴力”,而把控制说成爱,是世上最大的谎言。

《外太空的莫扎特》中的小天,面对大望以爱之名,逼迫式的教育,不禁嘶吼出自己的心声,“我都被你安排好了,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这一吼,吼出了“莫扎特”,一个来保护小天实现梦想的,外太空萌宠特工。

3,做自己就是最大的成功

在“莫扎特”的帮助下,小天可以放手探索太空秘密,尽情追逐属于自己的梦想。

小天脸上,愤怒又无奈的表情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梦想被点亮的喜悦。

每一个被梦想滋养的孩子,心中有爱,眼中有光。

而每一个被父母尊重梦想的孩子,无疑是幸运的。

《小小少年》纪录片,带大家走近了几个梦想被父母尊重的幸运少年。

今年12岁的广州少年殷然,他不痴迷电子产品,也不醉心可乐汉堡。他所有的课外时间都花在寻找和研究他的昆虫朋友身上。

殷然的妈妈说,“如果你把他好玩的事情都给搞没了,那人生不是非常没趣吗?”

殷然的父母用实际行动来支持他的兴趣,周末陪他去野外探索昆虫新品种,家里还专门开辟了一块场所,只为养殖殷然200多只的昆虫朋友。

但同时,殷然的妈妈告诉他,“喜欢做”和“应该做”,两手都要抓,自己去控制这个平衡度。

所以哪怕花再多精力研究昆虫,殷然依然会自己把学习安排得妥妥的。

痴迷昆虫的殷然,并没有玩物丧志。他专注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越学越精,这样的孩子,走得更远,也活得更开心。

心理学家尹建莉,在《自由的孩子最自觉》一书中写道,“人生的终极目的就是找到自己,一个人多大程度上找到自己,成为自己,就在多大程度上获得了幸福。”

人活着的意义就是成为你自己。

而这也是陈思诚导演想借《外太空的莫扎特》传递给观众朋友们的中心思想。

陈导在接受采访时说,这部片子中也有他自己和父亲沟通的影子,他想告诉他父亲,也想告诉全天下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一句话——

成功没有唯一标准,你最重要的成功就是你自己,成为你自己就行了。人生路上,一定要坚定不移地成为你自己。

影片中,在“莫扎特”的帮助下,小天和大望和解了,大望由衷地说出了自己对小天最美的祝福,“孩子,我希望你健康、快乐就好。”

而小天,也在实现自己梦想的路上,快乐地奔跑着。

心理学家李雪曾说过,“爱是成全,不是掌控。是如他所是,而非如你所愿。”

希望所有的父母,包括我们自己,都能明白这个道理。

希望“以爱之名”的轮回能够终止在自己手上。

剔除影片背后的深意,IMAX特效以及朗朗的友情出演也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趁假期,大朋友,小朋友一起去看看这部温馨又有深度的好电影吧。

责任编辑:

最新资讯